繼蘋果此前宣布未來15~24個月內放棄使用Imagination的一切圖形技術,並終止專利費支付後,近日,Imagination對外發布公告,表達了對整體收購公司的興趣,經過董事會的研究,正式放開,對整體收購方案表示接受,即Imagination決定出售。此消息一出,立即在業內引起了強烈反響,其中尤以希望中國相關企業出手併購為甚。不過隨著最有可能的買家清華紫光對於併購Imagination傳聞的正式否認,Imagination找到「接盤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原因何在?
首先從技術角度看,儘管支持併購的業內人士認為Imagination的主營業務移動GPU與ARM的Mali系列和高通的Adreno系列GPU相比並不遜色,甚至在某些方面還略勝一籌,例如業內經常提及的最具代表性的其PowerVR GPU 能夠保持長時間運行不降頻,且率先在 GPU 上整合了光線追蹤技術(即在二維螢幕上呈現三維圖像)等。但那已經是「六朝舊事隨流水」了。需要說明的是,Imagination的PowerVR系列GPU之所以在體現其最終表現的智慧型手機終端上給人的感覺出色和蘋果的高度定製化(從 iPhone 6 的 A8 開始,蘋果的團隊甚至參與了GPU 架構的定製),即其中有蘋果的因素密切相關。而從Imagination自身在7年之後才發布全新的GPU 架構「PowerVR Furian」看,其自身創新的動力和實力在與蘋果合作後明顯減緩。
值得一提的是,在與技術相關的人才方面,由於蘋果早有獨立開發GPU之意,其這兩年一直在挖角Imagination。據知名科技媒體BI去年的報道稱,從領英的檔案上可以看出,至少已經有25位原Imagination公司的研發人員跳槽去了蘋果,有6位是原來的高級研發人員。包括去年6月離職、7月就在蘋果任副總裁的前COO John Metcalfe ,還有前高級設計經理 、硬體工程副總裁、高級軟體工程經理等。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Imagination的人才已經趨於被「挖空」。
其次,從市場角度看,雖然目前Imagination在移動GPU市場的份額還是與ARM和高通呈現三足鼎立之勢,但與其在若干年前占據50%以上的市場份額已經不可相提並論,ARM在移動GPU的市場份額已經超越Imagination,高通也與Imagination不相上下。更為重要的是,Imagination目前的GPU市場份額(包括營收)半數以上來自蘋果,這意味著未來一旦失去蘋果,Imagination的市場份額將大幅下滑,將名副其實地成為移動GPU市場的「小三」,且與排名前兩名的ARM和高通的差距相當明顯。而鑒於蘋果目前依然是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的第二,找到能夠彌補失去蘋果這個最大客戶的空缺,或者說哪家企業有這個補空的能力?尤其是目前除了蘋果外,排名前5的智慧型手機廠商在GPU上已經是ARM或者高通客戶的前提下,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其實不要說失去蘋果,就是蘋果稍有風吹草動,Imagination在市場表現上都會受到相當的影響。體現在財報上,去年,由於蘋果iPhone表現低迷,直接導致Imagination 遭遇了史上最大的6150萬英鎊的虧損,原CEO離職並裁員200人(占公司總員工數約七分之一)。那麼一旦失去蘋果,Imagination會是怎樣的財務表現可想而知。
在此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在失去蘋果之後,Imagination在開拓新的合作夥伴方面,與ARM和高通相比,其缺乏在AP(應用處理器CPU)方面的能力也是其一個明顯的短板,即不能在SoC大行其道的今天形成合力。想當年,Imagination收購MIPS是希望將自己變成一家同時擁有CPU和GPU架構的授權企業,以與ARM競爭,不過由於其自身經營和技術限制等問題最終MIPS在移動CPU市場被邊緣化,並沒能與其占有優勢的GPU形成合力。而另外一個合作夥伴不會忽略的事實就是遭到蘋果拋棄的Imagination在他們心目中形象的大幅下降(由於蘋果光環的消失)也會間接影響他們的選擇。
既然提到了CPU,那麼我們就順便看下,這個作為Imagination除了GPU之外另一個業務,即CPU對於併購的企業是否具有價值。
眾所周知,Imagination 是在MIPS式微之時以 6000 萬美元併購而來,但直到現在 MIPS 架構的晶片依然沒有被手機廠商採用,其在移動CPU 的占有率幾乎為零,就連Imagination 自己都稱,MIPS 想要從 ARM 手中奪回手機市場已經不實際,不幸的是,手機之外的市場,MIPS 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即便是在中國,也只有龍芯和君正兩家公司還在基於 MIPS 架構在開發晶片,但在市場中處在極度邊緣化的狀態。雖然有業內(包括Imagination)聲稱,MIPS在未來的物聯網市場會有所作為,但鑒於目前基於ARM架構的三星、高通等均已經在物聯網市場發力,加之ARM架構在移動市場建立的生態和確立的影響力,合作夥伴最終選擇誰恐怕不言而喻。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由於Imagination自身在技術和市場競爭中的強可替代性和失去蘋果之後的不可替代性,使得Imagination對於併購企業的價值大幅縮水,加之Imagination盈利的規模,這種價值的縮水帶來的巨大挑戰與盈利難以讓併購企業在未來實現商業價值的最大化(風險要大於機遇),所以正常情況下,Imagination將難以找到「接盤俠」,或者說併購Imagination並不明智,除非哪個企業想當「冤大頭」。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