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印度人正掌控著全球科技產業命脈?他們有那麼厲害?

眾所周知,印度是僅次於中國的人口大國,雖然貧富差距極大,但其軟體行業確實極其發達。

更令人側目的是如今的印裔,自2010年起逐漸成為美國企業首選招募對象。而印裔在美國矽谷特別吃香,擔任企業要職或CEO的印裔也是數不勝數。

印度總理莫迪與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

例如:2015年10月2日,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正式成為谷歌公司新任CEO。

例如:2014年2月4日,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被任命為微軟CEO。

例如:2014年5月1日,拉吉夫·蘇里(Rajeev Suri)正式出任諾基亞公司的CEO。

例如:2005 年1月,山塔努·納拉延(Shantanu Narayen)被任命為Adobe總裁兼營運長。

例如:桑傑·賈(Sanjay Jha)前任美國摩托羅拉公司CEO,現任Global Foundries CEO。

例如:桑傑·梅赫羅特拉(Sanjay Mehrotra),SanDisk的創始人、現任CEO。

例如:哈曼國際(Harmon)現任CEO包利華(Dinesh Paliwal)。

例如:德意志銀行聯席CEO安舒·賈恩(Anshu Jain)。

例如:百事可樂公司CEO英德拉·努伊(Indra Nooyi)。

美國矽谷印度裔CEO

為什麼印度裔在美國這麼受歡迎?

這功勞或許還要歸到英屬東印度公司身上,正因為英屬東印度公司的存在和脅迫,讓18世紀後的印度人開始走上講英語的道路。

幾百年的統治與馴化,讓英語幾乎成為了印度官方通用語言。

也正因如此,那一口帶著濃重的印度口音成為了印度人西化的重要標誌。而他們從小成長的語言環境,也使得他們天生就具備英語思維的能力。

但「後生」的語言,並不能使得印度人成為已開發國家的「白領之王」。

谷歌公司新任CEO——桑達爾·皮查伊

最重要的還有2點:群居團結意識與自我展示慾望。

從很多的印度電影中不難看出,印度人有著天生的群居意識,簡單說就是對自身族裔的強烈認同感,他們認為只有團結才能強大。

這也就意味著在競爭激烈的矽谷,印裔可以做到團結互助,有優秀的人冒出來,就不會缺乏更優秀的團隊出現。

印裔從小接受的是西方文化,天生攜帶著一定的人格魅力,擅於表現自己,也會主動的表揚優秀的人。這一點與美國人的思維不媒而合。所以印裔在領導人的魅力上又拔得頭籌。

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

為什麼美國大公司偏愛印裔人才?

由於印度發展較為緩慢,未能及時轉向成為「出口型貿易國家」。

印度國內對於人才並沒有強大的需求,所以很多印度國內精英紛紛出走,他們走到世界各個角落尋找更加優秀的發展平台。

百事可樂公司CEO英德拉·努伊(Indra Nooyi)

所以這也能很好的解釋了中國難以輸出世界級CEO的原因了。

即便中國人很聰明很會做生意,美國人對華裔都抱有一種警備心,他們擔心華裔人才會把他們的飯碗搶走。

而印裔人才低調、忠誠,以融合團結為榮。這就像美國人的管家一樣,領著高額薪水幹著本分的事情,不給領導找麻煩不給國家填堵。

哈曼國際(Harmon)現任CEO包利華(Dinesh Paliwal)

曾在2012年美國相關機構對矽谷印裔進行調查,從這些調查數據中,他們發現非常可怕的事實——「印度人正掌控著全球科技產業命脈」。

在矽谷,印度人領導的公司占到了33.2%,而印裔僅占矽谷總人口的6%,但印裔創辦的公司卻占了矽谷所有公司的15%。

有美國人曾說道:「雖然印裔很厲害,但我們更不想看到華人們的聰明。」

更何況印度還有所專門為美國矽谷輸出高級人才的大學——印度理工學院,這所學校以不到2%錄取率聞名世界。

印度理工學院

據調查顯示,在美國高科技企業的集中地矽谷,約2000個新起家的企業之中,約有四成是由印度人開辦的,而當中一半是印度理工學院培育出來的人才。

曾有媒體曾比喻稱,把哈佛、麻省理工、普利斯頓大學加在一起,就是印度理工學院在印度的地位。

印度理工學院畢業生甚至被譽為「印度史上最熱門的出口產品」,眾多校友分布在全球各個行業的最高管理層。

印度理工學院不僅誕生了文章開頭提及的矽谷數位大佬們,還有更多的印裔成為其他世界級大公司經理人。

例如:麥肯錫、高盛前董事總經理拉雅·古普塔,沃達豐空中通訊公司執行長阿倫·薩林,花旗集團高級副董事長維克特·梅內塞斯,風險資本家兼ExcelanInc的創始人坎瓦爾·雷克,UALCorp子公司聯合航空公司的前總裁羅諾·杜塔,USAirways的前執行長拉凱什·甘瓦爾等,均畢業於印度理工學院。

這些成功的校友給印度理工學院的畢業生帶來了極高的世界知名度,也在一定程度提攜了一些優秀的印裔。

因內幕交易被判處兩年監禁的拉雅·古普塔

不論是印裔還是華裔,不論是印度理工畢業生還是清華畢業生,根究之下還是在美國人的條條框框里。

一家美國大公司不會因為某一個印裔或華裔而改變歷史進程,更不會因為印裔和華裔的對抗,而得罪任何一方,因為美國人要的只是不停止的利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15467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