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馬雲又占領了新聞的頭條。
馬雲在投資者大會上
上周,2017年度的阿里巴巴投資者大會在杭州舉行。馬雲在大會上表示:到2036年,阿里巴巴要服務20億消費者,創造10億的經濟效益和1億個就業崗位。
「如果一個公司能服務20億的客戶,覆蓋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如果一個公司能提供1億工作崗位,那就比世界上大多數政府更厲害;如果能提供10億生意,那這就叫『經濟體』。到2036年,全球五大經濟體可能是美國、中國、歐洲、日本和阿里!」馬雲說。
馬雲的話語一出,包括小方在內的好多人都驚呆了,成為和中美並列的經濟體,可能嗎?
目前,四大經濟體中排名最後的日本2016年的GDP是4.7萬億美元,阿里巴巴目前的市值是3470.71億美元(摺合人民幣23601億),2016年度的營收是1582.73億元人民幣,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不知道馬雲在未來的20年里會創造出什麼奇蹟,才能成為第五大經濟體。
和一向高調的馬雲相比,馬化騰和騰訊就低調的多。騰訊控股是目前香港市值最大公司,市值是25818億港幣,摺合人民幣22503億人民幣,和阿里的市值同為2萬億級別。
如果阿里能如馬雲所言,20年後成為世界第5的經濟體,那同級別的騰訊呢?
騰訊執行長馬化騰
作為中國目前兩家市值最大的公司,阿里和騰訊風格截然不同,這可能和兩家公司的創始人馬雲和馬化騰的個人性格有很大關係,馬雲高調張揚,馬化騰則是低調內斂。
小方認為,騰訊雖然低調,但公司的潛力更大,理由如下:
1,騰訊旗下的微信和QQ是全世界最強大的人際網絡鏈。人際連結具有越多人用,越好用的自我實現功能,其核心競爭力在於規模而不是技術,所以也不容易被新技術顛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用戶規模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理論上來說,所有人都是騰訊的用戶。
2,微信的商業化廣告,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3,公司的遊戲業務目前在國內首屈一指,但依然有極大發展空間。與物質需求相比,人在精神方面的需求是無限的。在未來,能滿足人精神需求的公司必然能賺大錢。騰訊的遊戲業務有自身社交網絡加持,具有別家公司無法比擬的優勢。
所以,小方認為,阿里能否成為第5大經濟體是個未知數,而騰訊未來的市值超萬億美元是大機率事件。
阿里的核心是購物支付,騰訊的核心則是社交遊戲。未來誰會是中國體量最大的公司,是代表物質需求的阿里,還是代表精神需求的騰訊?
我們拭目以待。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