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是一把雙刃劍:國防「良藥」也能變戰場「毒瘤」

《紐約時報》近日表示,中國正在引領著一場人工智慧的風潮,在AI技術領域,中國只比美國差了一步而已,科技力量的天秤將從西方倒向東方。

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發展,AI很可能會在下一次技術革命中占據關鍵地位。而在國防領域,人工智慧的加入也將帶來一場全面的改革與挑戰。

作為大數據、雲計算和網際網路的整合,人工智慧在特定情況下達到像人類一樣思考、工作或對外界做出反應。

二戰期間,英國就開發出一款名為「巨人」的電子數字計算機,用於解析洛倫茲密碼。之後,人們還採用先進的衛星傳感器和可戴式設備,幫助智能傳感器和信息處理器提升性能。在軍事領域,最大限度地發揮數據和信息的價值、改進指揮控制系統一直都是重中之重。

資料圖:智能機器人

人工智慧具有重塑國防技術的潛力,能夠將科幻轉變成現實。然而,它對國家防務和安全的挑戰也不可小覷。

AI技術將使未來的戰爭向著更精準、更快捷、更殘酷轉變。一旦無人系統被先進國家廣泛應用,雖能減少其軍事損失,但也可能破壞人類的道德規範,為無辜民眾埋下了巨大威脅。

人工智慧遠遠不夠完美,它無法取代人類的智慧。AI就像任何一款工具一樣,如果以錯誤方式使用,將造成難以想像的後果。打個比方,一旦人工智慧抵抗不住惡意軟體或病毒的入侵,失去控制的無人系統很可能轉而將炮彈對準平民。

資料圖:核武器

由人工智慧犯下的人道主義災難難以判定責任人,飛行員、電腦程式員、指揮人員甚至採購負責人都可以是受懲者。這將是人工智慧帶來的另一個新問題,畢竟,識別AI錯誤的負責人比揪出人為錯誤的承擔者要困難得多。

因此,在日益關聯的世界裡,我們必須嚴防任何針對人工智慧的攻擊,它們可能會引發核武器、生化武器等控制系統的崩潰。在引入AI技術提高國家防禦實力時,我們更要小心、合理地使用人工智慧。它是一把雙刃劍,維繫著各國的共同命運,需要全球攜手維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152771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