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投資超130億美元打造巨型航母 下水給中國提了個醒! 福特級航母為全球最頂級的巨型航母,幾乎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艦長337米,寬度按飛行甲板算為77米,按水線為41米,標準排水量101600噸,滿載112000噸,2座A1B核反應堆,最大航速達30節以上,世界上最大的航母,可是它的艦員僅為1150人,空勤人員只有600人。為了打造它,美國打算包括研發費用在內,投資超130億美元。

海試了
福特號原訂在2015年9月服役,實際為2017年4月才第一次海試,按這個進度,2017年內無法服役,其首次作戰部置將推遲到2021年。究其原因很簡單:太先進了!為了先進,美國採用了大量先進技術,其中主要包括三項:電磁彈射系統、先進攔阻裝置以及雙波段雷達,其中真正讓人頭痛的是,正是這個電磁彈射器。
它的原理是載流導線在磁場中受力,利用磁通量巨大的瞬間變化而產生的感應電磁斥力,將飛機彈射升空。每次彈射僅需工作10~15秒,最短間隔45秒,讓艦載機日出動量大幅提高,由每天120架次增加到每天160架次;其高峰出動量也由原先的220~240架次/日,增加到270架次/日。

原理介紹原理介紹
不僅性能理想,結構也簡單得多,維護、安裝等方便,中國也一樣在從事有關電磁彈制器的研發,論水平僅次於美國,2008年時,中國就完成了原型樣機,並建造了1:1全尺寸大型電磁彈射器地面試驗設施,故而以前許多人希望中國航母也能裝上了,可是當新航母下水時,人們卻發現我們沒有將電磁彈射器裝上航母,那麼中國為何不用急著呢?如今看來明智之舉,因為美國已經用自已的經歷給我們提了一個醒。

模擬試驗開始模擬試驗開始

東西被彈射出去了東西被彈射出去了
福特號的電磁射彈器自從裝上去之後,在實際測試中遭遇了諸多失敗,甚至在向記者們進行演示時,出現問題。如果歸結起原因,美國太急了,僅證明原理可行的情況下,就決定項目上馬,也沒有進行大量陸基試驗情況下,即著手安裝到福特級上。忽視了一個現實:任何新技術在早期都存在不成熟的問題,美國卻無視這一點。

中國的模型展示中國的模型展示
目前也僅中美兩國完成電磁彈射器的研發,中國忙於進行大量試驗,也建設了不止一套陸基電磁彈射器,但是沒有急於將裝上艦,顯然要在下一代航母上才能應用。美國自持在新技術領域的高水平,認為可以違反規則,自然遇上各式各樣的麻煩,每個麻煩都不是無解的,可以加到一起技術卻相當花時間,原本可以大量陸基試驗中發現的問題,如今只能在艦上進行處理。

福特號上的安裝工作福特號上的安裝工作
當然了,放棄是不可能的,福特號已建造完畢:木已成舟,沒法再改裝,電磁射彈也只是不可靠,並非無法解決,只能多花點時間來進行測試,來克服一個個小問題了! 然而,整個項目已一再推遲,成本更超支。即便扣除研發費用,僅建造費用已超過130億美元,也幸好其噸位大,不然還要創新,噸位單價的記錄,電磁彈射器等更是超支的主要原因,占福特級航母的總體成本超支的4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