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如果說手機上還有什麼短板從而限制了手機行業的發展,那麼一定就得算是「手機電池」了。由於目前業界的電池技術落後,導致手機的厚度不能夠「一薄再薄」,手機的性能越強大其續航能力也就越差。其實不僅是手機,像是現在十分流行的電動汽車,也是受限於電池技術的不成熟而無法大規模生產。
然而這一現狀很有可能將被下面這位已經94歲的「老爺爺」打破,不管是手機還是汽車還是無人機等等電子產品,只要是使用電池的都將受益於他的發明!
這位老爺爺就是曾經發明鋰電池的約翰·古德諾夫(JohnGoodenough),他曾在1979年將鈷酸鋰用作電極,從而提升了鋰電池的能量密度,這成為了現代鋰電池工業的基礎。
他在完成鋰電池方面的研究之後,始終認為液態電池始終存在缺陷,像是可能會出現電池漲包現象,或是在多次充放電之後儲電能力下降等缺點,另外如果使用超過額定電壓電流的電源充電的話,還有可能會導致爆炸!
這些因素讓古德諾夫開始轉而研製「固態電池」,這種電池使用鹼金屬(例如納或者鋰等)製成玻璃狀的固態電解質,從而避免了液態電池的缺陷。目前古德諾夫爺爺的團隊研製出的固態電池,在連續充放電1200次之後只出現了很小的損耗;而由於固體的特性,其在60℃到-20℃的環境下都能夠穩定工作,如果用在手機上那再也不會出現iPhone在冬天自動關機的事情啦!
其實在很早固態電池的技術就已經出現了,但是苦於製作成本高昂而一直不能夠達到商業化量產的階段。但是古德諾夫爺爺的這項研究,使得固態電池的商業化成為現實,如果快的話我們在未來的18個月-24個月內就能夠在市面上看到「固態電池」產品出現啦!
目前已經有多家生產商正與古德諾夫協商,希望他能夠將專利獨家轉讓,其中不乏三星、蘋果、特斯拉等科技界的大牛,之所以這些公司會擠破頭都想搶到這項技術的原因其實不難想像,在這個信息時代誰掌握了電池的技術誰就掌握了世界,而古德諾夫爺爺,大概現在正樂呵呵地等著數錢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144493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