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度高手機螢幕顯示效果就一定好?錯!千萬別被忽悠了

VIP| 2017-02-12| 檢舉

手機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小雷幾乎敢打賭,現在沒有幾個人的生活是離得開手機的。而不管你用手機幹啥,手機上的一個東西你每時每刻都會用到——螢幕,作為手機與用戶交互的窗口,可以說它是最重要的部件。

手機螢幕效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用戶體驗,甚至是用戶的眼睛健康。現在各家手機廠商都不多不少會宣傳自家手機的螢幕如何牛逼,例如用上2K解析度等。然而,解析度高,手機螢幕顯示效果就一定好嗎?未必!今天小雷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除了高解析度,還要具備哪些特質才算是一塊好的螢幕。

廣色域

色域這個概念對於大多數機友來說可能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近期各大手機廠商近期都開始宣傳這一概念。相信不少機友都會看到諸如100%色域這個概念。陌生是因為,色域究竟是啥?估計很多機友都不明覺厲,其實所謂色域色域是對一種顏色進行編碼的方法,也指一個技術系統能夠產生的顏色的總和。說的通俗一點,色域越大,螢幕能顯示的顏色就越多,同時顯示的顏色也更加銳利。色域又分為不同的標準,手機螢幕常見的色域標準有sRGB、NTSC和DCI-P3。

這裡小雷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蘋果在iPhone 6發布時採用的是100%sRGB色域的螢幕,但是到了iPhone 7這一代就採用了100%的DCI-P3色域螢幕,兩者雖然都為100%,但DCI-P3色域標準夠產生更多的顏色總和,所以其顯示效果明顯好於採用sRGB色域的iPhone 6。

另外,許多安卓手機常用的NTSC色域也遠遠好於sRGB色域。即使100%的sRGB色域僅相當於72%的NTSC色域。現在比較好的安卓手機都達到了100%的NTSC色域,例如魅族PRO 6 Plus的螢幕達到103%的NTSC色域。

螢幕面板類型

螢幕面板類型也是重要的參數之一,目前手機上常見的螢幕面板類型大致可以分為IPS和AMOLED。前者主要是蘋果iPhone在使用,而後者則是以三星為代表。我們先來說一說IPS螢幕,IPS的全稱是In-Plane Switching,即平面轉換,相比老式的TN螢幕,IPS螢幕主要具備響應速度快、可視角度大、色彩真實等優點。

而AMOLED螢幕最大的特點是它可以自發光,這樣就省去了傳統IPS LCD面板必需的背光模組,功耗更低。同時,因為AMOLED螢幕自發光的特性,它在許多方面擁有先天優勢。比如AMOLED螢幕可以精確控制每一個像素點的開啟和關閉,在顯示黑色時可以直接關閉所有螢幕像素,達到真正的純黑效果,這一點是LCD螢幕無法企及的,當然AMOLED螢幕也有自身的缺點,下文小雷會提及。

可視角度

這個概念機友們應該比較熟悉,早些年,在IPS和AMOLED螢幕還沒有普及之前,這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得益於這幾年IPS和AMOLED螢幕的普及,在可視角度這方面已經有了很大改善,需要注意的是同樣是IPS或是AMOLED螢幕也有好壞之分。比如三星Galaxy S7系列採用的三星自家的AMOLED螢幕可視角度就非常優秀,可視角度基本達到178度。而同樣採用AMOLED螢幕的小米Note 2就差得多了,可視角度非常小。

可視角度很重要,因為我們不可能總是把手機放在眼睛的正前方觀看,特別是像小雷這種喜歡躺著玩兒手機的人來說,如果可視角度不夠大簡直要抓狂!試想一下,如果大冷天的你躺在被窩裡玩手機卻發現螢幕根本看不清!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螢幕亮度

螢幕的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對用戶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是各家手機螢幕差別較大的一塊,而且這玩意兒廠商一般不會具體寫明,機友們只能根據自己的實際體驗判斷。最大亮度當然是越大越好,而最小亮度則相反。亮度越大保證了手機在強光下的可視性,而亮度越小則有利於在暗光環境下保護眼睛,不至於太刺眼。

在螢幕亮度這一方面,原本LCD螢幕擁有比較大的優勢,尤其是在最大亮度方面,由於其擁有獨立的背光模組,這可以說是先天優勢。而AMOLED螢幕因為只能依靠自發光,所以早期的AMOLED螢幕存在亮度不足的問題,最高亮度往往不到400尼特。不過,隨後三星在Galaxy S7上改進了這一不足,其開掛模式可以獲得高達超過700尼特的亮度!小雷認為一塊優秀的螢幕至少要具備500尼特的最大亮度。在最小亮度方面基本都沒啥大問題,AMOLED螢幕略微占優。

對比度

對比度這個概念機友們應該再熟悉不過了。對比度指的是螢幕上明暗區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間不同亮度層級的測量,差異範圍越大代表對比越大,差異範圍越小代表對比越小。對比度對視覺效果的影響非常關鍵,一般來說對比度越大,圖像越清晰醒目,色彩也越鮮明艷麗;而對比度小,則會讓整個畫面都灰濛濛的。高對比度對於圖像的清晰度、細節表現、灰度層次表現都有很大幫助。所以對比度是越高越好。

對於手機螢幕而言一般至少要達到1000:1才算是優秀,看上去顏色才會比較通透。iPhone 7的對比度大概是在1600:1左右。而在對比度方面,AMOLED螢幕具備先天優勢。因為其在顯示最暗的黑色時可以完全關閉像素點,達到真正的黑場效果,而隨著現在AMOLED螢幕亮度上的提升,它在顯示最亮的白時也有較好的表現。所以AMOLED螢幕的對比度可以達到100萬:1!甚至無限大!

像素排列方式

這是一個比較專業的概念,傳統的LCD螢幕採用的是標準的RGB像素排列方式,也就是是由紅綠藍三個子像素組成的。而AMOLED螢幕採用的Pentile的單個像素點是不一樣的,一種是紅綠,一種是藍綠。我們知道只有三基色才能構成所有的顏色,而兩種顏色是不可以構成所有顏色的,所以在實際顯示圖像時,Pentile的一個像素點會「借」用與其相鄰的像素點的另一種顏色來構成三基色。水平方向,每個像素和相鄰的像素共享自己所不具備的那種顏色的子像素,共同達到白色顯示。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對於自發光的OLED螢幕來說,白色的自發光材料過於昂貴。

但這麼一來,由於白色子像素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通過相鄰像素公用子像素模擬效果實現的。實際上子像素的個數相對於標準的RGB排列來說是減少了。所以在一些1080P解析度的AMOLED螢幕上會看到明顯的顆粒感,同樣解析度下Pentile排列的螢幕精細度不如標準的RGB排列。當然,隨著2K解析度的逐漸普及和三星不斷優化Pentile排列的顯示效果,如今Pentile排列精細度方面的劣勢也不再那麼明顯。

軟體調教和優化

除了螢幕面板本身素質過硬之外,各個手機廠商對螢幕的調教和優化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說,蘋果在調教iPhone的螢幕時則力求顏色顯示的準確性,雖然看起來顏色不是那麼討好人,但貴在真實,而三星調教自家的AMOLED螢幕時,發色傾向則較為鮮艷,顏色雖然不一定真實,但卻比較討人喜歡。這二者之間並不存在誰好誰壞的分別,但用戶最好搞清楚自己喜歡那種色彩傾向。

另外就是護眼模式和色溫調節,也許是廠商覺得眾口難調,和出於對用戶視力健康考慮,現在絕大多數手機都支持色溫調節和護眼模式。色溫調節讓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在一定範圍內調節螢幕發色傾向。而護眼模式則是通過過濾掉多餘的螢幕藍光,從而減輕對用戶眼睛的刺激,達到護眼的效果。雖然這樣看上去螢幕會有偏黃傾向,但確實護眼效果不錯。

看完上面這些,相信機友們對如何判別手機螢幕好壞已經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事實上,單純的用解析度去衡量一款螢幕的好壞是不準確的。iPhone 7就是個典型例子,其解析度不過1334X750,並不算非常高,但其在色域、可視角度、對比度等其它方面都非常優秀,所以最終顯示效果非常好。要仔細研究的話,手機螢幕的學問還是很深的,即使同樣解析度的螢幕面板,上等品和殘次品顯示效果也是相差甚遠。總之,就如同手機拍照效果不要過度迷信高像素一樣,螢幕解析度也不是越高越好。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141756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