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人駕駛汽車到機器人,現在的技術日新月異。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全球事務委員會對軟體和社會發展方面的預測,2025年將有很多科學技術取得大突破並在人們的生活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這個委員會對全球800多位科技公司的經理和專家,對現在的科學技術在什麼時候成為社會主流進行了問卷調查。
根據調查結果,委員會確定了20項科學技術,而且預言這些技術在2030年以前都會實現並得到應用。
以下列出的就是這些科學技術,你可以在未來14年內體驗到:
1。90%的人口將在2018年
可以接入無限制的數據存儲平台
通過刪除文件來為新文件節省存儲空間將成為歷史。
在不到3年的時間裡,全球將有90%的人口可以接入無限的數據存儲平台。
人們可以享受到一些公司提供的很便宜或者完全免費的數據存儲服務。
例如,谷歌相片已經為人們提供的無限制的存儲服務,亞馬遜公司為人們的數據存儲服務也只是每年收取60美元的費用。
這些公司能提供這類服務的主要原因得益於硬碟成本在持續下降,這也刺激了更多的數據產生而不必擔心存儲的問題。
根據報告,全世界所有數據中的90%是在過去的兩年內產生的。
而且微軟公司也有計劃開放它的雲端服務,為人們提供無限制數據存儲。
2。2021年
將在美國產生首部機器人藥劑師
機器人已經在製造業得到廣泛使用。機器人會變得越來越先進,並在更多的領域得到應用。
事實上,接受問卷調查的公司經理人和專家們預言在2021年,美國將首先使用機器人藥劑師。
3。在2022年
傳感器的成本在不斷下降,計算機運算能力不斷增強,各種物品都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接入網際網路。
從人們身上穿的衣服到腳上穿的鞋子,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接入網際網路。
調查報告預測大約有1萬億的傳感器會在2022年接入網際網路。
每件真實存在的物品都可以接入無所不在的網際網路,而且這些傳感器也會讓人們更好地認知周圍的環境。
4。到2022年,
汽車,家用電器和其它日常用品正在不斷接入網際網路,而且不久以後,我們身上穿的衣服也會接入網際網路。
專家預計在2022年全世界將有10%的人穿上植入晶片的衣服,這些晶片與網際網路相連。
這點其實不是特別讓人意外,我們現在在用的手錶和戒指已經能連入網際網路了。
5。全球首輛3D列印汽車
將在2022年問世
3D列印技術越來越重要,而且也能完成各種材料的更複雜物體的製作。
很多汽車公司已經採用3D技術來開發原型車,並將這項技術用於列印各種汽車部件。
最近,奧迪汽車公司推出了一款用金屬印表機製作的微型車。
汽車業的創業公司Local Motors也計劃在幾年內用3D列印技術生產出常規尺寸的汽車,這家公司已經生產了幾輛原型車,並計劃將其中的一款樣車銷售。(上圖即為要出售的3D列印原型車)
6。在2025年,
人類將可以在2023年將智慧型手機植入人體內。大約80%的被調查者預言在未來的7年內,人體內植入智慧型手機將可以用於商業。
而這種技術也能更準確地監控人們的身體健康情況,使人類在通過腦電波溝通方面又前進了一步。
植入式健康監控設備,比如計步器和人工耳蝸已經成為這類技術的主流,但是更多的植入式技術會在2025年之前與人們見面。
隨著數據收集,數據管理變得越來越容易,政府將能夠從老式的信息收集方式轉向依靠大數據來進行自動化數據分析整理。
根據報告,這是遲早要發生的事。有超過80%的受訪者估計在2023年以前將會有政府進行第一次基於大數據分析基礎上的人口普查。
包括加拿大在內的一些國家已經在這方面做試驗,但是還沒有一個國家能完全用大數據代替目前的人口普查系統。
通過連入網際網路的閱讀眼鏡與周圍的世界互動將會使人們有更多的不同體驗。
86%的受訪者預言在2023年之前這種閱讀眼鏡將會變得很平常。
這種技術將使戴這種眼鏡的人們能直接連入網際網路能,並最大程度地體驗到虛擬現實。
谷歌已經成功地通過谷歌眼鏡將這一技術開發出來了,而且正在向隱形眼鏡的方向開發下一代技術。
隨著網際網路越來越流行,越來越多的人們將會在網際網路上有自己的數碼影像存在。
受訪者估計在2023年之前,全球將會有超過80%的人口有自己的數碼影像,數碼影像將與人們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在人們的生活中越來越重要。
谷歌公司和臉書公司正在不遺餘力地推動這個進程,使人們在遙遠的世界各地也能通過網際網路彼此聯繫,傳輸數碼影像。
比特幣的等電子貨幣利用數據區塊鏈技術來進行交易。
這種數據區塊鏈技術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每個人都能查看的共享公共分類帳,沒有固定的人員來控制。
這種區塊鏈技術被用在公共數據服務上,根據最近一期的經濟學人雜誌報道,納斯達克股市也要開始使用這種技術來記錄私營公司的的股票交易。
人們預計區塊鏈技術將在未來幾年內有大突破,而且將會有某國政府使用這一技術來進行稅收工作。
11。在2023年以前,
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在使用智慧型手機,而且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人數超過了使用電腦的人數。
而很多發展中國家的人們第一次接入網際網路的時候也是通過智慧型手機來實現的。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運算能力越來越強,而且價格也在不斷下降,選擇智慧型手機的用戶只能是越來越多。
現在全球手機用戶有50%的人都是在使用智慧型手機,到2023年,將會有90%的人們隨身攜帶著智慧型手機。
12。在2024年
接入網際網路的權利
將會成為人類的一項基本權利
根據問卷調查,有79%的受訪者預言在2024年以前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都會接入正規的網際網路。
谷歌和臉書等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正在努力為還沒有網際網路服務的40億人口提供網絡服務。
臉書公司正在採用無人機來向地球發射信號光束,谷歌公司利用漂浮在大氣層中的巨大氣球發射信號來連接世界各個地區。
3D列印技術在醫療衛生業的用途越來越廣泛,可以用於代替骨骼和器官移植。
現在的醫生已經能用3D列印技術來設計患者的肋骨和其它骨骼並在人體內移植。
這種綜合了生物工程的3D列印技術也可以在醫療衛生業的其它方面使用到,會有更多的人工器官製造出來。
14。有5%的消費品
將會是3D列印的
3D列印將會在製造業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隨著3D印表機價格越來越便宜,性能越來越好,而且越來越容易操作,會有更多的消費者採用這種技術。
這將使人們能在自己家中根據需要來列印產品。
對這種技術需求的增長超過了很多人的預期。在2014年全球銷售了133,000台3D印表機,銷量比2013年提高了68%。
很多目前由人力操作的工作將會被人工智慧替代,包括很多白領工作。
根據諮詢麥肯錫諮詢公司的研究報告,大約有45%的工作可以被目前的人工智慧替代,這就意味著單在美國每年就可以節省2萬億美元的薪酬支出。
人工智慧不僅對那些低收入和低技能性的崗位有衝擊,對那些報酬較高的職業也會有很大影響,包括財務經理,醫生,高級經理人(也包括CEO),他們中的很多活動都是可以由人工智慧來完成的。
在2025年以前,有大約30%的公司的審計工作將會由人工智慧來完成。
共享經濟在過去幾年中得到了很大發展,這要歸功於線上市場的發展和移動App的應用。可能共享經濟最好的例子就是交通出行方面。
優步、Lyft 和Zipcar等公司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出行的方式,也影響了人們對擁有汽車的追求。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迫使汽車製造商在重新考慮他們的商業模式。
有超過67%的受訪者預言,在2025年共享經濟的發展將會使越來越多的人們共享自己的汽車來出行。
無人駕駛汽車會在安全性上大幅提高,並且尾氣排放少。
像谷歌和優步這樣的科技公司,以及傳統的汽車製造商豐田,大眾,桑坦納等公司都在積極研發無人駕駛汽車。
受訪者們認為在2026年以前美國市場上無人駕駛汽車將會有10%的占有率。
人工智慧在商業領域做決定時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人工智慧能依靠以前的環境,已有的數據和過去的經歷提供複雜的分析結果。這也對很多白領工作提出了挑戰。
根據調查報告,人工智慧會越來越先進,在2026年以前將會有公司將人工智慧機器列為公司董事會成員。
19。在2026年以前,
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著眼於未來。從人行道到交通信號燈和建築物都會連入網際網路。
智慧城市就像智慧家庭一樣能夠自動管理能源,物流,供給和交通。
根據報告,在2026年以前人類歷史上將出現人口數量在5萬而且沒有交通信號燈的智慧城市。
20。在2027年以前,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金錢將會產生在區塊鏈技術內。
根據報告,全世界區塊鏈技術中的比特幣價值已經達到200億美元,即全球GDP總量800萬億美元的0.025%。
在2027年以前,全球GDP總量的10%將會來自區塊鏈技術。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