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選題:華為6名員工因涉嫌泄密被抓,怎麼看?

天天頭條| 2017-01-18| 檢舉

話說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為什麼這麼說呢,今天是華為和酷派頻頻發聲的日子。事情的起因正是華為6名員工因涉嫌泄密被抓,而這幾位員工中確有人入職酷派。

藍鯨TMT 劉洋

藍鯨大事件,回顧當天大事,帶給你不一樣的聲音。

話說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為什麼這麼說呢,還有人記得曾經的中華酷聯嗎?今天是華為和酷派頻頻發聲的日子。事情的起因正是華為6名員工因涉嫌泄密被抓,而這幾位員工中確有人入職酷派。同為老牌國產手機品牌,這兩家公司有怎樣的糾葛呢?事情的真相又是什麼呢?

【事件回顧】

今日上午,有消息稱,華為內部通報前六名華為終端中高層被抓,涉嫌泄露內部資料給酷派與樂視。華為回應稱,目前案件正在深圳警方偵辦中,一切以深圳警方信息披露為準。

據華為內部人士透露,確有此事通報,但涉事人員並非中高層,均是普通員工,在通報中也沒有友商的名字出現。

但酷派CEO劉江峰對此事回應稱,此次事件跟酷派不能說完全沒有關係,因為在這次被抓的人當中有些人後來加入了酷派。而劉江峰還透露一個消息,那就是這些人並不像華為表態的僅為普通員工,其中包括眾思科技的副總裁吳彬。

此外,傳聞被抓到的人還有:張慧敏、李晶晶等18級以上的研發骨幹。

在2016年12月19日,劉江峰發了條朋友圈引人深思:「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願能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恩仇泯」。有相關人士分析,此次通報說的是一個月之前這些人就進了看守所,因此劉江峰這條朋友圈極有可能在映射此事。

1、華為為何要「自曝家醜」?

為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手機產業圈並不大,人員流動很正常。並且華為本就是話題公司,很容易吸引眼球。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對於這件事,現在深圳警方還沒有正式公布任何信息,所以單純評論這件事情難免有失偏頗。而華為在對待員工有泄密,腐敗等問題上,一如其鐵腕手段,絕不姑息。此前任正非在近日反腐倡廉文章,正是為這個事件背書。

其次,在大談契約精神的今天,如果離職人員,在離開華為的時候,尊重了華為給出的保密協議,那麼這件事情或許就不可能發生。當然這一系列事件都建立在警方公布信息以後。目前華為對此事還沒有做出回應。

通信產業專家項立剛表示:這件事是華為一貫對待員工泄密,貪腐的動作,華為也未正面指出是存在與友商的任何糾紛,員工一旦觸犯保密協議,將企業機密帶出公司是一定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而關於酷派,就必須看到核心問題,酷派是否已知華為員工入職並且攜帶企業內部資料。就目前來看,華為的動作都是針對犯錯誤的員工,並不涉及友商。

2,華為與樂視系矛盾由來已久

去年8月,劉江峰受樂視賈躍亭邀請,正式加盟酷派任職CEO。此前,劉江峰的身份是華為榮耀前總裁。在創業一段時間後,正式回歸手機圈。而在劉江峰入主酷派前,已經有華為人才流向酷派,2016年5月,當時有傳聞稱華為針對樂視「挖角」華為消費者業務的人才問題,專門成立了「打樂辦」,但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對此否認。他表態說,的確有個別公司特意猛挖我們消費者業務的人才,甚至也把部分貪污受賄被我們開除掉的人員招聘過去了,作為回應與防禦,也在思考考慮反挖人行動。

可見,儘管並未直接指出,但是華為對於挖角行為的出現,確實有所不滿並準備積極採取行動。據公開資料顯示,在樂視的高管體系中,有許多人來自華為。其中包括曾經是華為西歐消費者業務總裁的任宏亮,此前擔任過華為終端公司中國區總經理、全球銷售與服務管理部總裁的高俊。當然也包括酷派現任CEO劉江峰。

此次事件披露後,華為與酷派連續發聲,前有華為聲明與友商無關,後有劉江峰稱確有人進入酷派。不難發現,華為雖然未正面承認,但是矛盾已經逐漸升級。而劉江峰那已經相煎何太急似乎也在揭示華為的反擊已經開始。

藍鯨TMT認為:

在大談契約精神的今天,所有員工在企業內,都應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更應恪守員工本分。對於華為而言,其在反腐等方面的建設一直值得其他企業學習。任正非的文章並沒有流於形式,而是將其付諸行動,這對於凈化企業環境,改善市場局面有積極的作用。

員工跳槽無可厚非,在快節奏的今天,很多員工都在各種各樣的單位來回跳。職業操守且不談,對於自身的發展,也難測利弊。畢竟培育人才對於企業而言是高成本的事情。而關於事件本身,一切的定論都會在深圳警方公布消息後得到。藍鯨TMT將持續關注

任正非發威:華為六名前中高層領導員工因泄密被抓

華為作為世界500強的企業,其自身有著不俗的研發實力,這是許多國內手機廠商夢寐以求卻又不具備的能力。然而,樹大招風,據華為內部通報,華為消費者終端業務的六名前中高層領導員工,疑攜帶內部資料到競爭對手,已經被抓進看守所刑事拘留,等待檢察院批捕。

據悉,被捕高層員工中其中包括華為一些明星產品的設計設計師,雖然華為官方並沒有明確指出泄密人員的具體身份和職位,也沒有說明被泄密的產品具體型號,但是,通過近期在網絡上的一些傳言和華為今年即將發布的新品來看,這款所謂的明星產品應該是近期頻繁曝光的華為P10。P系列是華為的高端旗艦產品,倘若真的是P10的資料被泄露,華為如此大動干戈的抓人就在情理之中了。

無獨有偶,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上月在華為監管體系座談會的講話中反覆強調監管對公司的重要性,他表示:一個組織要有鐵的紀律,沒有鐵的紀律就沒有持續發展的力量。華為最優秀的一點,就是將十七萬員工團結在一起,形成了這種力量。發言中,任正非特彆強調,公司不因為腐敗而不發展,也不因為發展而寬容腐敗。看來任正非應該早在一個月之前就已經掌握了員工泄密的證據,那些話其實早有所指。

小雷覺得,其實新品被泄密很難完全避免,許多手機廠商的新品都會在臨近發布的一段時間被泄露出來各種諜照。相比之下,華為的保密措施做的已經非常不錯了。一般而言,尚處於原型機階段的產品,華為都是把原型機內置在一個專門的方形開發盒中,並不會展現出產品的最終外觀,同時,入職華為的員工也要簽署相關的保密協議。與很多國內廠商在手機發布之前官方故意泄密造勢不同,華為的產品保密要嚴格得多。

其實科技行業里,泄密的事件時有發生,前兩年,聯發科的高層也曾攜帶技術資料投靠三星,最終導致三星在14nm的工藝競爭中超越聯發科。華為此次抓捕前員工,在小雷看來很有殺雞儆猴的意思。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140121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