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的亞洲科技排名中,華為最然未上市,但是卻以4000億美元的市值排名第一!
前幾天華為在2016年取得了5200億元的銷售收入,這相當於五個阿里巴巴的年收入,但是很多人表示阿里巴巴在雙十一就1207億元,阿里巴巴跟華為的比拼應該是阿里巴巴完勝,那麼這次再度跟阿里巴巴比拼的時候華為與阿里巴巴到底哪一家公司更強成為網友熱門爭議的話題。
對於阿里巴巴的1207億元的收入其實這是不真實的,雙十一的收取費用並不是所有的都歸於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擁有的只是其中收取的廣告費以及佣金才是阿里巴巴擁有的,1207隻是所有淘寶店家在那一天的獲益的總和,並不是阿里巴巴的資產,所以華為一年的收益相當於阿里巴巴五年的年收益這並不是信口開河。
2016年阿里巴巴的收入只有342.92億元,按照這個數字來計算阿里巴巴一年的收益大致在1000億左右,相對於華為來說這只是一個小數目,不得不說華為在每一年的銷售業績上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但是如果把交易額度算作阿里巴巴的資產,那麼任正非就沒辦法跟馬雲比例了,因為阿里巴巴年銷售額度早已經超過了3萬億。
但是相對於馬雲旗下的發展華為跟其叫囂還是很不智的,可以說在現在的手機界最受歡迎的依然是蘋果,三星因為炸機問題惹得網友不敢參與,其次也就是我們熱衷的中國代表——華為,眾所周知,不管三星和蘋果都是出自外國企業,華為才是我們中國自己的民族企業,華為曾經也和支付寶展開深度合作,推出了華為閃付,並且在微信公眾端推出百姓速借媲美螞蟻借唄,關注即可擁有1到30萬的額度授信,所以說華為跟阿里巴巴的比拼最後還是以失敗而告終。
華為和阿里巴巴都在各自的領域做自己的事,只是偶爾比拼一下,只不過每一次華為都是以失敗而告終,可以說馬雲跟任正非是兩種不同的人,一個行為高調,一個做事低調,但是相同的一點他們都是中國的企業,相信華為在以後手機界還會越來越強勢。
最後,筆者覺得阿里巴巴跟華為的比拼只能說是較量,兩者談不上比拼,最多只是阿里巴巴欺壓華為,但是一向低調的華為肯定不會參與這種競爭。
馬化騰打賞公司每人頂配iPhone7Plus慶微信超越支付寶
騰訊微信支付團隊由於過去的一年裡業績表現相當突出,張小龍宣布每人獲得一部頂配的iPhone7Plus,除此之外,年會上還獲得了馬化騰1個億的獎勵。
如今微信用戶已超過7億,同時據業內人士評估其估值也或打破了之前5000多億元人民幣的記錄,超過8000億元。現在對於支付寶跟更是威脅不斷,直逼逼的要超過支付寶的勢頭,如今微信又研發小程序想要消滅各大APP,支付寶的威脅更示加重了。
直到今天,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全是微信、支付寶的天下,銀行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別人賺錢,自己卻眼紅眼綠的,但又沒能在其中耐分一杯羹。
不得人心也不得市場的銀行耍起無賴到是挺厲害,為了打壓支付寶、微信這類強悍的競爭對手,三番五次的請出央行為自己撐腰,一次又一次的發布《通知》、《辦法》、《決議》為的就是拖垮以支付寶、微信為中心的第三方支付工具!
最近,馬化騰在騰訊年會上宣布微信支付在線下已經全面超越支付寶,成為線下最受歡迎的移動支付工具。
原因很簡單,在手機不離手、網絡無處不在的今天,幾乎所有人隨時隨地都在用微信,
如果要使用支付寶支付,還得要退出微信,重新啟動支付寶,如此一來,無疑增加了用戶的操作成本,也顯得特別的繁瑣,
不知道淘寶馬雲看到這樣的結局會有怎樣的想法,
不過,在微信支付誕生以前,也有無數支付工具向支付寶發起挑戰,這當中不乏實力強勁的對手,到最後也是無疾而終,馬在2017年新年來臨之初,馬雲利用芝麻信用在微信公眾平台推出「新網錢商」主動給用戶提供三十萬以內的授信額度,為很多商家以及個人解決資金問題,為更小夥伴的提供資金做後盾。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