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六年九月六日於法國聖馬洛。工人正工作於「能源觀察」。組織者宣布,由自生氫和可再生能源提供獨立動力的這艘船,將在今年春季的一月十一日開始為期六年的環球航行。

首艘依靠自身動力的零排放船將在今年春天開始一場為期六年的環球航行。能源觀察者(船名),前多船體競賽船,先改造為一個擁有太陽能發電板、風力發電和氫燃料動力系統為一體的綠色小船~EO將依靠風能光能以及「自身氫能源供能」航行。

這艘停泊在聖馬洛市造價500萬歐的船,將從B港起航,並將巴黎作為它首次環球航行途徑55國101站中的一部分。周三,參與過這個項目的法國環保人士N.H.在UNESCO(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總部說道:「這艘船示範了許多代替能源的方式,所有這些能源都是純自然資源。」

由M.B.於1983年主導設計的這艘船,在「開放海洋」航行比賽成功完成了使命。在1994年,PB掌舵贏得了JV獎。船長F和V在2015年構思了「能源觀察」號計劃,後來潛水員兼電影攝影人的D也參與了進來。E說:「我對新技術向來充滿激情。建一艘自功能式的船以前被人感覺看起來太天馬行空,現在它就要成為現實了,它將成為一艘了不起的船。」

這項裝進了30.5米長船(同時還配備了風帆)的科技,它將通過電解氫的方式來供能。「我們依靠多種能量來源供能」E說,「並且一旦到了晚上或者無風無光線的時候,我們可以依靠氫蓄電池繼續航行。我們將用電解海水除碳的方式生產氫。」

通過設計這艘船動力系統的的CEA公司的董事長FL,我們獲悉——「能源觀察」號是不久將來就會出現的能源網絡的一個好例子。它擁有可持續能源良好的混合平衡能力和氫存儲系統。為國家開發公路地圖(到2050年100%轉換成可再生能源)的史丹福大學工程學教授MZJ, 計劃把全球運輸體系轉變成由「電池供電」和「氫燃料電池供電」混合的體系。

他在給美國AP撰寫評論中說,「一艘船通過氫和電動力環球航行超刁的有木有!這是向未來邁進,向100%清潔能源邁進,向解決所有能源安全問題、就業、大氣污染以及氣候問題邁進的重要一步。」

小編認為:這種東西意義大於實質! 此文所說的零排放並不是純粹意義上的零排放,只提到能量轉化方式,但提供能量轉化的工具呢,製造船體的原材料呢? 能量的轉化方式只是一個「點」,我們需要做到的是改變整個「供應鏈」,只有這樣才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環境友好。之前有太陽能飛機環球飛行,現在又出了個混合動力船環球航行,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說實在的,只要不能滿足絕大多數人日常生活生產的需求,這樣的東西就無法改變現狀。太陽能電池製造過程中確實高能耗有污染, 但關鍵是太陽能電池造好後使用的話是零污染的, 再加上其壽命有20-25年, 所以總體下來太陽能電池省下來的能量和污染遠遠大於其製造的污染, 所以大家不要被誤導 而且已開發國家也有太陽能生產企業, 不是只有發展中國家才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139696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