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振奮人的消息是,中國航天科工快舟一號成功發射一箭三星。注意此次新聞強調指出此次任務採用純商業發射合同組織形式,完全按市場行為運作,是快舟火箭的「商業第一單」,標誌著我國在商業航天領域邁出新步伐。
中國發射快舟一號背後的秘密,真正原因並非如西方想像的地樣聳人聽聞。真實原因是中國決心要打破西方壟斷世界衛星發射的大蛋糕,以中國特色的高性價比享受VIP的服務,把中國商業發射從占全球市場3-7%的低份額迅速增長到像中國高鐵一樣叫響全世界。
將來中國的快舟火箭及相關微納衛星研究生產發射全部一條龍服務,還可以定製定時可以眾籌,以高質量的服務估計未來可以占到全球商業市場的80%份額以上。就像中國高鐵一樣。
快舟一號給我國趕超西方國家提供一個新的思路,就是重新定義商業發射,打造中國特色的商業發射。
2013年快舟試驗發射的時候,西方居然以「中國秘密發射新快速響應火箭」為題報道此事。聳人聽聞稱「快舟」其實就是中國的太空快速響應作戰系統。
說什麼這次的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搶在美國之前,成為首個完整發射衛星-火箭一體化快速應急空間飛行器試驗的國家。西方大談中國威脅論,不懷好意。
快舟一號的本質是中國航天要背 水一戰,重奪世界商業發射大蛋糕全球航天商業市場每年高達3000多億美元大單,基本上被美國分掉,剩下部分為俄國和歐洲,中國只占全球商業市場的 百分之3-7%。
中國報價一般發射一次約7000萬美元左右,雖然低於西方,但由於西方國家立法限制用中國火箭發射衛星,導到中國的市場份額相當可憐,並非長征火箭不好,而是西方的限制。
目前,全球衛星市場火爆,軍用衛星不到18%,其他大部為民用商用,比如遙感,導航,商業通信等。按美國衛星工業協會劃分,衛星產業分衛星製造業、發射服務業、衛星服務業和地面設備製造業四大領域。這幾大塊中國技術完全沒有問題。
單是2011年,美國發射服務收入為19億美元,占全球份額的39%,歐洲、俄羅斯和亞洲的發射收入占全球份額分別為25%、19%和17%。
原本市面上做衛星發射生意的競爭者不超過8個,例如法國的阿里安航天公司,是歐洲空間局的子機構;中國長城工業集團,中國政府授權公司;美國聯合發射聯盟,是美國波音集團和洛克希德·馬丁兩大航天公司合資公司。
美國單次發射報價在7000萬到9000萬美元之間。在2012年,他們發射了4次,總報價17.4億美元,平均每次4.35億美元。阿里安航天公司,平均價格達到了2億美元一次。
至於最為人熟知的火箭創業公司SpaceX單次發射的價格在5400萬美元左右,目前獵鷹9號的火箭發射成本大約為6100萬美元,如果有一天SpaceX的可回收火箭方案成功,那每次太空旅行的成本就能降低到500萬美元一次。
隨著日本、印度等國的崛起,以及美歐等私營航天企業的介入,相比之下中國運載火箭原本在國際發射市場的7000萬美元高性價比優勢已不突出。 所以中國正在實施國際化戰略,將力爭2020年國際商業發射市場份額由目前的3%提高到15%。
我國現在的處境比較尷尬,比技術不是美國的對手,比價格,本來很有優勢,但是隨著美國SpaceX運載火箭發射的民間化,價格瞬間跳水,我國在成本上不僅沒有優勢,反而還處於劣勢,更不說國外立法限制了外國公司找中國進行商業發射。
所以你不難理解我國商業發射的海外客戶其實都是些小弱國,眼看大蛋糕,卻賺不到錢。
相反,現在全球衛星市場卻越來越火爆,眾多大小公司加入衛星市場。最早,衛星生意只是政府的主場,現在卻遍地開花。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旗下的Blue Origin剛剛完成太空船測試;
Greg Wyler離開Google之後,創立了OneWeb,計劃是發射648顆近地衛星,拉來了空客合作融資5億美元。香港中學生都可以研製發射衛星了。
國外商業衛星發射,一般1萬美元~10萬人民幣每公斤,等待排期時間半年~2年。即使你有錢,也要排隊等窗口。
快舟一號給我國趕超西方國家提供一個新的思路,就是重新定義商業發射,打造中國特色的商業發射。
一是不用排隊等窗口了,可以像訂火車票飛機票一樣在網站公布發射窗口和計劃,由客戶自由訂製。
二是還可以個性定製發射時間。比如中東土hao們高興起來,可以給自己的生日或者愛人的生日訂個特殊窗口,並且可以在太空打出Happy Birthday to you,也絕對不會奇怪!
三是價格絕對親民。估計將來花個50萬到100萬就可以訂製發射個人微型衛星。以往的衛星由政府撥款研發的、大型、長壽的高軌道衛星,例如美國在1991年發射的高層大氣研究衛星(UARS)就重達6噸。但商業需求更多的是要做的是重量在1千克左右,飛往離地球300-2000千米高度的近地軌道衛星。
諸位,現在國際上包括國內的微納衛星說白了就是幾塊電路板裝配起來,跟手機筆記本沒什麼差別,都是集成電路。中國可以模塊化生產微納衛星設備,然後根據客戶需要拼裝,然後搭車發射。
目前小衛星當前單位有效載荷的發射費用約在2~4 萬美元/kg,皮星/納星(1~10kg)的發射費用不超過100 萬美元。快舟一號計劃成功後,價格還可以大幅下降。
如果你錢不多,沒關係,還可以眾籌來完成。親,快快給你的女友訂製一個吧。 中國航天歡迎您!不是我吹牛,這些其實已經寫入航天科工的計劃中了,親,請看我今日頭條的前一篇。
眾所周知,航天工業的可持續發展要靠持續的發射載荷需求。小衛星應用範圍的擴大,有助於拉動衛星發射市場,推動其進一步的體制與技術變革。小衛星技術雖然不是航天工業核心,但是航天工業焦點。
根據最新圖片,快舟一號說穿了就是東風-11公路機動商用簡化版,一台發射車配發射架兼彈筒,火箭包里彈筒內,配上幾台相關設施車。可以隨時隨地發射,想打幾發就來幾發。
隨著快舟一號閃亮登場,將來世界人民早上起來打開電腦在中國航天的網站下個單子,晚上就可以在陽台上與愛人一起欣賞自己個性訂製的微型衛星在天空划過的美麗線條了,順便用手機遙控給自己拍個太空特寫,這一切,不是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139533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