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最牛逼的手機來自中國,不過它的名字你一定沒聽過!

VIP| 2016-12-28| 檢舉

提起國產手機,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華米歐維,殊不知,深圳一個並不知名的手機廠商傳音,卻在遙遠的非洲「悶聲發大財」。在非洲默默耕耘了8年後,傳音手機的出貨量遙遙領先,已是名副其實的「非洲王」。

2016上半年,國產手機在海外的銷量已經突破一億部,華為、聯想、中興這三個老牌大廠的銷量自然是不俗,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家叫傳音的中國手機商竟然賣出了3286萬部,排名第一位!而國內幾乎沒有任何關於它的消息。

傳音手機究竟是什麼鬼?

事實上,傳音並非一個品牌,而是一家公司的名字,全稱是深圳傳音控股有限公司。這家成立於2006年的公司旗下擁有TECNO、itel、Infinix等幾個手機品牌,憑藉著超高的性價比和出色的本地化策略在非洲市場佔據了高達40%的市場份額。

2006年,傳音跟深圳華強北其他手機廠商一樣從ODM開始,但很快也被同質化的價格戰所困,兩年後被逼走上了品牌化。然而政策沒有完全放開、渠道成本也高,沒有百萬級的資本基本沒得玩,砸下去賺了分分鐘就是造富神話,但死掉的更多。對比之後,非洲作為最後一個尚未被重視的市場則成為傳音的最優選。

非洲是僅次於中國、印度的全球人口第三多的市場,人口數達到10億級。當一些人對非洲的印像還停留在貧窮、原始、野蠻、戰亂、封閉時,創始人竺兆江觀察到非洲手機市場只有三星、諾基亞等少數品牌,競爭相對比其他市場要小很多。

TECNO和itel是傳音培育最久、在非洲最受歡迎的品牌:前者價格較高,針對中高端消費者,配套的市場推廣策略更具質感;後者價格較低,針對年輕消費者,因此市場推廣主打活潑、個性的標籤。2012年,傳音又在在智慧型手機領域全面發力,推出智能高端手機品牌Infinix。

8年的本土化之路

彼時的非洲乃至全球是諾基亞壟斷的天下,傳音選擇了挑戰者都會選擇的品牌差異化定位:性價比。當時TECNO手機賣幾十美元,是諾基亞/三星售價的50%。把性能做到極致的是多卡。「非洲的運營商之間結算成本很高,許多用戶需要兩張以上手機卡,但無力承擔兩部手機,」劉俊傑說,這個用戶痛點恰恰是中國廠商最擅長的。為了強調品牌差異,TECNO一度推出四卡手機。

更重要的本地化是「誠意」。「當時非洲是供銷模式,購物環境很差,我們首先建立了客服中心,不銷售只服務,起碼給人覺得'霸氣';然後是路牌、電視大範圍廣告營銷,每年廣告量級比起其他品牌在其他地區可能不多,關鍵別人沒在非洲這麼做。」劉俊傑說,當時諾基亞、三星並沒有把非洲當成重點市場也讓其占得先機。

與此同時,劉俊傑一直強調傳音「共創共享」的企業價值觀。「非洲的政治、宗教都十分複雜,人的信任價值這時候就凸顯出來,我們也是通過這麼多年的服務細節建立了代理商的信任。」劉俊傑告訴南都記者,不同於其他品牌允許代理商賒銷1 ~3個月,傳音的代理商全部是現金交易。

到了2012年,智慧型手機在非洲開始出現,傳音亦針對非洲人做了特色開發。比如針對貧富差距大的環境設立了Infinix、中高端品牌TECNO以及低端品牌itel;而在產品細節上,在全世界人民都最看中的拍照及社交上,針對非洲人的膚色和特點,傳音手機不同於其他手機的臉部識別,而是通過眼睛、牙齒定位,並進行曝光補償;同時還有全球唯一一個跨功能機、智能機的社交軟體Palm chat,註冊用戶數超過1億。

如何深度了解非洲消費者的需求?據介紹,傳音不僅在深圳、上海、北京擁有研發中心,在法國巴黎擁有合作的設計團隊,而且在非洲第一人口大國奈及利亞的拉各斯、肯尼亞的首都內羅畢設立了研發中心,後兩個研發中心主要是進行本地化的工作,致力於改善APP功能應用等,以提升用戶體驗。

非洲百強,被誤認為是德國製造

2015年,南非的商業雜誌African Business發布的年度「非洲消費者最喜愛品牌100強」顯示,TECNO位列第16位,在三星、諾基亞、蘋果之後,但領先於索尼、GUCCI、微軟等品牌,一同登上榜單的還有itel品牌,排名51位,領先於尼桑、LV、谷歌等。

事實上,早年諾基亞尚未衰落的時候,TECNO就被譽為非洲諾基亞。如今,TECNO在非洲很多國家,不僅銷量遙遙領先,市場佔有率第一,而且被視為中高端品牌的代表,成為當地最受歡迎的品牌。

在非洲,TECNO、itel等品牌經常被誤認為當地品牌或者德國品牌,即使是African Business這樣的上述雜誌在製作榜單時也曾將itel誤當成非洲品牌。劉俊傑回憶說,2010年在喀麥隆出差時曾與一位偶遇的TECNO手機用戶聊天,聊到該品牌的來源地,對方評價說:「這是德國製造,質量不錯。」這樣的評價讓他感到欣慰,也有些心情複雜。

隨著中國國內手機趨於飽和,很多企業都看到了非洲市場的潛力,很多手機商開始「覬覦」非洲這塊兒肥肉。與此同時,作為公司全球戰略的第二步,傳音於2016年宣布正式進軍印度這個新興市場。只是,面對如此多的競爭對手,這個走「農村包圍城市」路線的另類,不知道能否實現真正的突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138481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