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恐慌!中國人手無寸鐵能走進千家萬戶

軍情諜報| 2016-12-20| 檢舉

今年10月發生了兩件與中國有關的重要事件。中國舉辦機器人大賽和大舉收購德國高科技公司。對這些行動歐盟感到恐慌。俄媒指出,中國人手無寸鐵也能走進千家萬戶,十年後將主導全球。

俄羅斯《晨報》12月20日刊登題為《中國機器人將走進千家萬戶——中國公司大舉收購德國高科技公司》的報道稱,中國正在製造代替人工作的機器人,並將在10年後成為全球機器人生產和銷售的領導者,西方所有主要機器人製造商都將由中國控制。

報道稱,中國正在一日千里地奔向機器人時代,舉辦機器人大賽就是明證。這次比賽是在科研機構、軍事科學院和軍工企業之間舉行的,中國機器人可以走、爬,甚至跑。

中國北方工業公司的設計師帶來了穿著迷彩褲的仿生四腳機器人,並讓它在難以通行的道路上奔跑,中國產品與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的「野貓」機器人極為相似,而俄羅斯的仿生機器人「猞猁-BP」不僅能跑,還能用自帶機槍射擊併發射兩枚可控導彈。除了仿生機器人之外,各種履帶式和輪式軍用運輸平台也參加了中國的「機器人檢閱」。

中國機器人將統領時代(圖源:VCG)

報道稱,2014年之前,中國機器人技術呈現無序發展。2014年6月,兵器地面無人平台研發中心成立,它負責管理所有機器人、智能機器人、神經技術和人工智慧的研究。該中心成立後立即制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根據該計劃,中國機器人的性能將在2019年達到美國水平。然而,我們的亞洲鄰國或許會提前做到這一點。

今年4月,中國人研製出人形美女機器人——「佳佳」。它可以回答問題、轉動眼球、眨眼和低頭。與此同時,香港人里基·馬製造了一個模仿女演員斯嘉麗·約翰遜(Scarlett Johansson)的人形機器人。

它的嘴和臉都可以動,還能在講話時拋媚眼。儘管距離智能機器人還遠,但中國機器人的發展速度令人印象深刻。人造「斯嘉麗·約翰遜」的組件有70%是3D列印的。這意味著中國將在未來短期內像製造插銷一樣,每天製造1,000個機器人。

今年8月,中國人用1部智慧型手機控制1,007個半米高的機器人同步跳舞。除了日常娛樂外,中國機器人還積極應用於國家服務領域,10個海關機器人「小海」在橫琴、中山和拱北港口岸上崗,它們可以24小時不間斷工作,用28種語言與旅客交流,更加迅速地學習,還能辨認通緝犯的面孔,瞬間把信息報到警察局。

報道稱,目前中國只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但很快就將向全世界提供機器人。歐洲和北美人甚至沒有注意到,在不久的將來,當地生產的日用機器人實際上將是中國貨。

如今,中國正在積極收購德國大型先進技術公司,包括機器人公司。在得知中國公司僅在2016年上半年就收購了37家高科技公司(價值110億美元)後,德國政府陷入恐慌。8月,不顧默克爾的阻撓,德國最老牌的工業機器人製造商庫卡作價60億美元賣給了中國美的集團。

10月,當中國人決定收購德國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愛思強後,德國政府「挺身而出」,否決了已經達成的交易。歐盟高層明顯感到了恐慌。要知道,中國感興趣的不是生產,而是微處理器、生物技術、神經技術、機器人等領域的研究和成果。現在,中國人正就收購慕尼黑最大的電燈製造商歐司朗進行談判,該公司以擁有中國人最感興趣的研究成果而著稱。

歐盟驚訝中國發展(圖源:Reuters/VCG)

中國號召實現「機器人革命」,僅廣東省就撥款近2,000億美元用於實現自動化。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的行業通報顯示,2001年中國僅使用了3,500個工業機器人,到2015年,這個數字已經超過10萬。

報道稱,中國人不再對仿製感興趣,他們想要未來技術,為此需要連公司帶技術一起購買。英國迪羅基金融公司指出,2016年上半年,他們幾乎每周都在吸收德國公司。毫無疑問,機器人和生物技術領域的未來研究成果也將用于軍事目的,但不用擔心愛好和平的東方鄰國發動傳統的軍事侵略。中國人手無寸鐵也能走進千家萬戶,更準確地說,是面帶微笑的中國機器人。

報道稱,電影《我,機器人》中家家擁有家政機器人的場面不再是幻想。專家估計,第一波家用機器人浪潮將始於2020年初。2021-2025年,家用機器人有望初次實現量產,中國工業者希望佔據這一市場空間。

中國已經在實施機器人輔助養老計劃。專家認為,5年後,機器人將在看護老人方面發揮重要作用。5月,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開始使用高80厘米的養老機器人「阿鐵」,它能分析老人的身體狀況,向醫生傳遞信息,即使沒有人工智慧,機器人也能收集主人的所有生活信息並傳遞給生產中心。報道稱,只是希望中國式的機器人化不要發生《我,機器人》里那種意外:機器人在生產中心的命令下強迫主人服從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137900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