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科技界又要出名了!這次中國將建海底真空超級高鐵,最高時速達千公里,超越美國,成為世界高鐵第一。這是歷史性的一刻!
煙台到大連,有了海底高鐵將非常方便
時速1000公里懸浮真空管道運輸技術是為了解決海峽兩岸(比如煙台到大連)之間的交通問題,在海平面下的一種無空氣阻力、無摩擦的運輸技術。
陸運太耗時間、飛機有時候不划算(受天氣影響較大)、輪船還是慢慢慢!一種新的交通方式迫切需要。
目前大連建海底高鐵的設想圖
目前世界上共有美國、瑞士、中國3個國家正在研究真空管道磁懸浮技術,我國已經開始著手試驗了,美國和瑞士還在理論階段。
目前,國家發改委同意在編制「十三五」規劃時,將海底真空超級高鐵予以統籌考慮並予以支持。這個項目意義重大。
海底高鐵建成後的想像圖
相對於輪船、水面橋樑或者是地下盾構隧道,這種懸浮隧道技術最重要的是對天氣免疫,可以抵禦各種惡劣天氣,全天候行駛,地震等因素影響較小,被譽為第五種交通工具。
技術優勢:
1.更安全:不受海況及天氣影響,受颱風及地震影響更為間接,可實現全天候運行;
海底高鐵建成後的想像圖
2.更快速:可超過1000KM/時,改變人類出行方式及交通理念,是人類交通史上的變革;
3.更環保:所有管道均在地面預製完成,無需大規模海底施工作業,不會對海底及周圍環境產生破壞;
4.低成本:
海底高鐵建成後的想像圖
一、建設及運行成本低充分借用海水浮力客服管道混凝土重力,無需高鐵建設使用的樁基,無需昂貴的土地拆遷成本,建設成本為高鐵項目的五分之一;
海底高鐵建成後的想像圖
二、運行費用低在真空環境下運行,空氣阻力極小,與高鐵同等速度下可節省70%的能源消耗,研究表明,在1%大氣壓下,維持真空一年所需成本消耗相當於常壓下4天的能耗,總運行成本為高鐵的十分之一。
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這一次中國又將站在世界技術的頂峰。恭喜中國!
除了海底之外,將高鐵建在空中,也在我們的考慮範圍內。
11月21日下午,世界首條新能源空中鐵路(簡稱「空鐵」)試驗線在成都成功投入運行。
「熊貓」空鐵在四川成都成功投入運行
新能源空鐵是指以鋰電池動力包為牽引動力的空中懸掛式軌道列車。世界首列新能源空鐵由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牽頭,聯合中國中車、中國中鐵、攀枝花鋼鐵公司等7家大型國有企業協同研製,是一款中國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現代交通系統。
據中新網11月21日稱,當日正式投運的新能源空鐵試驗線全長1461米。這條呈「U」字型的試驗線由乘客車站、一條正線軌道、一條副線、列車、靜調庫等相關配套設備構成,可以完全真實地模擬新能源空鐵在實際運行中的直線、彎道、爬坡等性能。
「熊貓」空鐵在四川成都成功投入運行
據新能源空鐵總設計師、中科院院士翟婉明介紹,中國是繼日本、德國之後第三個造出空鐵列車的國家,不同的是在成都研製的新能源空鐵不需要高壓電設備輸送動力,而是將鋰電池包代替高壓電用於列車的牽引動力,這在世界上屬於首創。
新能源空鐵試驗線正式運行後,列車進行了試跑。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列新能源空中懸掛式軌道列車由兩節車廂組成,外表為大熊貓樣式,整體懸掛在一根箱形軌道樑上。車廂內飾藍白相間,和常見的地鐵、輕軌等公共軌道交通列車相似。新能源空鐵以60公里的時速一路「飛行」,打開了改善城市擁堵的想像空間。
「新能源空鐵無廢氣污染和電磁輻射,運行噪音大大低於輪軌噪音。同時新能源空鐵的軌道梁架設於空中,占地少,不會影響地面既有道路交通布局。」翟婉明介紹,下一步研發團隊將對新能源空鐵進行運營考核,不斷優化系統設計參數,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新能源空鐵技術標準,為今後新能源空鐵商業運營線建設奠定基礎。
空鐵初體驗
首秀「緊張」,它有點發抖
據華西都市報11月21日報道,當天記者也參與了試乘。這條新能源空鐵試驗線,為架設於5米之上空中的白色軌道。列車車廂與地鐵類似,左右兩側分列座椅,當天因試乘者多,整體感覺有些擠。據稱,一列空鐵最高承運量為230人次。
「熊貓」空鐵車廂內部
站在車廂內,透過玻璃車窗,視線極為開闊,猶如站在二樓眺望遠方。該條試驗線軌道模擬了城市不同的路況,有彎道,有上坡,線路最大坡度千分之六,最小轉彎半徑30米。「請大家注意體驗,現在進行彎道階段。」空鐵上的「導航員」王凱介紹,這些指標的設定是按照城市路況最複雜的情況下設計的,換句話說,只要這種狀況下能取得模擬成功,那麼城市其他路況就都能適應。
不過,記者感受到在車廂內顛簸還是比較明顯。有乘客在車廂內擺放了一瓶礦泉水以測試其平穩性,見水在瓶中不停地躍動著,有乘客打趣道:「這運動的車廂就像給人做按摩一樣。」
對於車內顛簸的反饋,翟婉明坦率地講,這可能與焊縫有關,下一步,他們將進一步收集試驗參數,改進和優化方案。
空鐵全解密
速度:以60公里時速「飛行」
空鐵終於出現在公眾的視野
據華西都市報稱,翟婉明表示,汽車成為大多數城市居民的日常交通工具,這使得城市地面交通變得不堪重負,也成為了環境污染的一個重要因素。他認為,空鐵是現代城市立體化交通發展的必然選擇。
空鐵的速度如何?這是公眾關注的一個問題。翟婉明介紹,新能源空鐵試驗線試運行期間,其時速比照日本和德國的時速,設定為近60公里。他認為,6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對於城市交通來說足夠。因為城市交通隔不了多遠就有一個站點,維持交通工具長時間的高速不太現實。如果空鐵適用於郊外或者景區,則具備提速的空間。未來,空鐵的時速提至70公里或者80公里都是有可能的。
安全性高,永不脫軌
架在空中的軌道,是否會面臨脫軌的風險?如何保證其安全性?
空鐵終於出現在公眾的視野
在發言中,翟婉明特彆強調空鐵運營的高安全性。他進一步解釋,車輛走行機構始終封閉於箱形軌道梁內部,永遠不會發生脫軌事件。列車在空中專線上也不會與其他物體碰撞,充分保障了系統的運營安全。
話說空鐵如此安全,它可能面臨哪些運營方面的風險?
空鐵終於出現在公眾的視野
翟婉明分析最大的風險是電池用盡了,空鐵在空中停擺。如果空鐵停在空中,乘客如何逃生或者疏散?翟婉明說,團隊設計了疏散乘客的方案,比如車廂前後可以開窗,放置5米高的滑梯,乘客可以坐滑梯離開。也可以用簡易梯疏散乘客,還可以開另外一輛空鐵過來接走被困的乘客。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