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二號攜帶神秘試驗 一旦成功將創造歷史

國際頭條| 2016-12-01| 檢舉

9月15日晚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成功,這也預示著中國距離建成地球在軌空間站又進了一大步,天宮二號是在天宮一號備份基礎上改進而成的。

全長10.4米,最大直徑為3.35米,太陽翼展寬約18.4米,總重量大約8.6噸,採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設計在軌壽命不小於2年,主要任務是接受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訪問。

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相關技術試驗,驗證空間站建造和運營相關關鍵技術,明年天宮二號將於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進行交會對接,這將是中國建設空間站之前最後一次全面的技術驗證。

中國距離建成地球在軌空間站又進了一大步

按照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戰略,在2020年前後將建成在軌空間站,中國建成空間站的時間與國際空間站退役時間非常接近。

這也就意味著幾年之後,中國將成為全球唯一一個擁有空間站的國家,目前美國的所有太空梭已經全部停飛,俄羅斯由於經濟原因也有些力不從心,歐洲由於重心在深空探測。

中國將在2020年前後將建成在軌空間站

而在載人航天方面並不成熟,所以說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在載入航天和空間站建設方面將獨樹一幟,相對於美俄兩國和歐洲來說,中國進入太空競賽的時間較短,但在近些年來的努力之下,中國取得成就有目共睹。

天宮二號是中國航天工程第二步走的關鍵一環,其在壽命內將完成14項試驗和任務,這14項既包括空間科學的試驗和探測,也包括植物種植的科學試驗。

實際上建成在軌空間站並不是中國最終的目標,中國更大的目標是建立月球或者火星基地,進行資源開發或者移民,而中國要想建立月球和火星基地,首先要解決太空人吃飯問題。

依靠特製的航天食品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畢竟基地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員長期生活,很顯然特製的航天食品無法保障,因此,實現太空種植是迫在眉睫的任務。

此次天宮二號攜帶了一個空間培養箱,可用於探索太空中的高等植物培養,待天宮二號在太空運行正常後,太空人將搭乘神舟十一號攜帶種子登上天宮二號。

此次天宮二號攜帶了一個空間培養箱

然後在空間培養箱種植南芥和水稻,而從種植種子到收穫果實,全程需要6個月左右,一旦該種植試驗成功,將為日後太空農業打下很好的基礎,解決太空旅行和基地工作人員的吃飯問題,可以說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

日前各主要航天大國都制定了建立月球基地和登陸火星的計劃,以開發和提取月球上的氦3,解決地球日益枯竭的能源資源。

一旦該種植試驗成功,將為日後太空農業打下很好的基礎

2020年中國空間站建成之後,接下來中國將把重心放在月球和火星上,目前中國已經具備了載人登月的基本能力,按照計劃中國大約在2025年前後實現載人登月,而後選址在月球建立永久性基地,實現氦3的工業化規模生產。

中國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和頻頻的發射任務,將會進一步刺激世界各主要大國對航天的投入,掀起新一輪的太空競賽,目前中國已經躋身於世界航天大國第一梯隊,接下來中國將會取得更令人矚目的成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135902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