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藏了多年黑科技曝光 俄俄羅斯被徹底超越
近日,據俄羅斯軍工科技網報道稱,中國軍工在某個展會上展出了最新研製的超微小型衛星,作為中國隱藏多年的黑科技,微小型衛星在技術上十分先進,而俄羅斯在這方面已經明顯落後了,中國卻在這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面,這一點讓國人感到激動不已了。
當前,國際航天和空間產業發展的一個趨勢是衛星的小型化、低成本趨勢,中國作為航天大國當然也不甘人後。根據國際標準,重量在10-100公斤的稱為微型衛星,重量在1-10公斤的稱為納米衛星,這兩類衛星的長度大都不超過30厘米,並基本採用10X10厘米的若干個單元模塊化來組成衛星體。微型衛星和納米衛星統稱為微納衛星,這類衛星要比大型衛星便於設計、製造,當然,成本低廉是一個重大優勢。
因為,一個大型衛星的造價往往至少數億美金,而且後期的維護運行費用也相當大,而微納衛星則不存在這類問題,所有者可以製造數十、數百個微納衛星,組成衛星群,即使有個別衛星出問題也不影響群體的整體運行。當然,使用衛星的成本還包括其發射費用。由於大型衛星只能通過重型火箭來發射入軌,而重型火箭的發射費用也在上億美金。
因此,大型衛星的使用門檻相當高,往往只有大企業或一國官方和軍方才能財大氣粗的出得起這筆錢,但這就把大多數民間機構排除在衛星用戶之外,或只能借用大企業或官方所有衛星的部分頻段。微納衛星為廣大中低端用戶提供了更多選擇。而且微納衛星可用輕型火箭甚至一些特殊的空基發射平台用一箭多星技術發射入軌。在軍事領域,微納衛星獨特的分散性和集成性,使其不容易被破壞而整體失靈。
由於微納衛星的成本低、體積小和模塊化程度高,軍方可以在和平時期大批量製造微納衛星的模塊平台,戰時則根據用途,裝上不同的任務模塊,並可用輕型快速發射手段發射。而編隊的微納衛星集群則能對同一地區的不同目標或同一目標進行集中信息搜集,所獲得的目標情報也必然可與大型衛星的一比高下。當然,微納衛星的開發也有一些問題,最主要的還是衛星的姿態控制和動力裝置。
由於微納衛星沒有像大型衛星的空間和載荷用於裝載傳統的姿態控制和動力裝置,這就需要為其專門研製一套微小的姿態控制和動力裝置。目前,中國和國際上一些團隊已經有了可行的方案,下一步將是對其進行更多的實踐測試。隨著國際上微納衛星的競爭加劇,中國必將加快這類衛星的開發投入,受益者必將是中國軍方和中國企業。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135871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