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BDS)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和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盟GALILEO,是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已認定的供應商。


2015年7月25日20時29分,搭載兩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遠征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使北斗導航系統的衛星總數增加到19枚。中國計劃到2020年將北斗衛星增加到35顆,實現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向全球覆蓋的目標,將更穩定且具有特色的定位服務提供給公眾。

據了解,隨著北斗衛星區域導航系統的建成,我國終於擁有了自己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也意味著我軍精確制導打擊能力,特別是遠程打擊能力取得了決定性的突破,這是北斗系統帶來的巨大戰略紅利,他的威懾效果堪比核武器。一旦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完成35枚衛星的部署,那麼中國軍隊將能夠擺脫對美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的依賴。這令解放軍指揮官可以在大範圍內探測和跟蹤潛在軍事目標。

當然,中國取得這麼巨大的進步離不開科研人員的努力,要知道在衛星導航系統建設上,中國比世界強國晚起步20年。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研製GPS系統而搶得「霸主地位」,俄羅斯緊隨其後建成格洛納斯系統。1999年12月,從全軍測繪部隊、通信部隊、軍事院校等抽調的十幾名技術骨幹和專家,從零起步,10個月里,完成7個分系統、上百個子系統研製建設和上千台套設備進場安裝調試,創造了中國複雜航天工程一次集成成功的奇蹟。最終走向了世界前沿。我們要為科學家們點贊。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16日在北京召開的記者會上發表了《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白皮書。
據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為中國的安全以及經濟和社會進步服務,該系統將獨立建造和運行,為全世界用戶提供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地高精度定位、導航和時間服務。
國新辦發言人說,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為中國許多行業和行政區提供服務,並且產生了經濟和社會效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也將用於智慧型手機和其他便攜設備。
向全球提供服務

白皮書指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2020年前後,建成北斗全球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
北斗一號系統工程於1994年啟動。2000年中國為此發射了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為中國用戶提供定位、授時、廣域差分和短報文通信服務。2003年又發射了第三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2004年中國啟動了北斗二號系統建設,到2012年底,已經建成了14顆衛星發射組網。北斗二號系統為亞太地區用戶提供定位、測速、授時、廣域差分和短報文通信服務。
北斗全球系統建設於2009年啟動,計劃在2018年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國家提供基本服務,並在2020年前後建成由35顆衛星組成的發射組網,向全球用戶提供服務。
國新辦發言人說,中國在發表了英文版的《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白皮書後,還將發表法文、俄文、德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和日本文的白皮書。
中國在周日發生了第23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衛星。這顆衛星已經進入工作軌道,並且完成了軌道測試,將加入已經在軌道工作的其它衛星,增加北斗系統的穩定性。
北斗系統是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和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之外的另外一套導航系統。
北斗系統已經多次發揮了重要的作用。2008年四川大地震後,電訊中斷,北斗衛星系統被用來向救急中心發射信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135621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