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中國開始開發地球最後一塊凈土:驚動美國

在靠近北極圈的冰島凱爾赫(Karholl),中國、冰島兩國的合作又向前邁進了一步。美聯社11月16日報道稱,兩國共同建設的極光聯合觀測台(Aurora Observatory)預計在明年秋天就能正式對外開放。這也是近年中冰兩國合作的又一成果。中國對北極的雄心正在冰島的偏遠谷地上逐漸成型

共同建設極光觀測台

美聯社介紹,這座觀測台由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和冰島研究中心(the Icelandic Centre for Research)聯合設立。中方提供資金建設,明年投入使用後將接納來自中國、冰島及其他國家的科學家。

極光觀測站完成想像圖

據新華社此前報道,該觀測台位於冰島第二大城市阿庫雷里市境內一個名為「凱爾赫」的農場內。該地位於北極圈邊緣,處在地球夜側雷射帶下,是監測地球磁層爆發性活動「極光亞爆」的理想場所。

《冰島晨報》介紹,項目始於2012年,建設費用約為220萬歐元。限於冰島國內法律,項目用地由冰島方面出面購置。設施所有權歸冰島完工後將租借給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使用,後者提供財務支持,用於抵扣租金。完工後將供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開展極光和相關空間氣象的長期觀測。

建設中的極光觀測站

與研究中心配套建設的還有一座遊客中心。當地居民也瞅准商機,紛紛開設堅家庭旅館和溫泉浴池。

始於經濟合作

冰島最初接近中國是出於經濟目的。當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後,冰島銀行業首先崩潰。冰島克朗跳水、失業率激增,冰島政府一度處在破產邊緣。當時冰島急需一個能幫助其走出困境的夥伴,而中國正有此意。2010年6月,冰島和中國簽署了總金額為35億元人民幣(約合660億冰島克朗)的本幣互換協議,目的是為了推動雙邊貿易和投資。三年後,中冰兩國又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這也是中國首次和歐洲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而有了冰島的支持,中國在2013年獲得了北極理事會觀察員身份,還參加了當年由冰島主辦的北極圈論壇大會。

《極地雜誌》(Polar Journal)主編、華盛頓威爾遜中心全球研究員安妮·布雷迪(Anne-marie Brady)表示:「中國在經濟、科研、政治、戰略等多個方面都對北極抱有興趣。但當前他們想要的,主要是確保能參與決策,並爭取一切開放權益。因此,有冰島這樣一個友好國家再好不過了。」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明參加2015年北極圈論壇大會

兩國目前討論的一些計劃可謂雄心勃勃,比如在冰島北部的地峽建設一個大型港口供北極航路使用。這個港口雖然還未開始建設,但雙邊經貿關係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冰島此前准許中海油在冰島水域勘探石油。中國也已經與冰島企業就地熱能利用展開接觸。

去年,中國吉利向冰島「碳循環國際」(Carbon Recycling International)投資4550萬美元。全球首座可再生甲醇工廠就由該公司運營。中國電信巨頭華為也與當地企業合作在冰島西北部建設一座煉鋁廠。

碳循環國際公司的可再生甲醇工廠

在2016年前9個月,冰島自中國進口額為3.3億美元,出口額為7700萬美元,同比增長12.6%。中國駐冰島大使館表示,雙邊經貿「儘管體量較小,但增長十分迅猛。」

中國大使館在回復美聯社時表示,中國能從冰島的「可再生能源前沿技術、生命科學及碳纖維產業」中獲益,對於冰島的魚肉產品、乳製品和礦物質水資源也很有興趣。作為回報,中國則能為冰島提供豐富的製造業產品。與此同時,中國遊客也能幫助冰島儘快走出2008年經濟危機的陰影。赴冰島的中國遊客已從2014年的約2.6萬人上升到今年的約6萬人。

從擔憂「監視我們」到「為何還沒完工」

但對於人口只有33萬人的冰島來說,和中國這樣龐大的國家打交道難免會引發一些擔憂。冰島大學經濟學家Asgeir Jonsson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認為,這種疑慮十分正常。

「我們是個非常小的國家,自然認為國家的獨立地位是靠爭取和維護的。冰島對於抵抗大國掠奪資源有著很長的歷史。這段歷史給我們的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記。」

冰島南部海岸

誤解在五年前達到頂峰。2011年,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決定購買冰島一塊約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公眾的強烈反對一度使得冰島內政部叫停了這項計劃。

當極光觀測台決定建設的時候,冰島一名前歐安組織官員還在2014年宣稱,中國是為了監視北約基地。但在凱爾赫,觀測站負責人利恩你岑(Reinhard Reynisson)對與中國進行合作很樂觀:「對於冰島這種小國來說,交朋友總比樹敵人好得多。」

觀測站的建築工人,攝於10月31日

美聯社表示,從兩國的交往史來看,這種合作明顯是互利共贏的。利恩你岑也親身體會到了這一點。他認為冰島人對於中國的疑慮已經開始逐漸消散。

「如今你可能不太會聽到『中國人建觀測站是為了監視我們』這種話了。現在更有可能聽到人們問:『為什麼還沒完工?』」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134644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