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國高攀不起:全球唯一技術被我們拿下!西方現提出要合作

內容提要:二十一世紀世界大國的競爭再次來到了太空,這一次中國航天正式走在了第一梯隊,前不久中國剛剛完成了「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對接,隨後神舟11號載人飛船將兩名中國航天員正式送入中國自己的空間站,緊接著剛剛過去的11月4日中國最大運載火箭「神舟五號」首次發生成功並將數顆遙感衛星送入地球軌道。而關於中國航天的最新發展,11月10日早晨再次被刷新。

據新華社報道稱,2016年11月10日7時42分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再次成功發射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這次該火箭攜帶的是中國衛星領域最高端技術的「脈衝星試驗衛星」,這是中國發射全球第一顆脈衝星衛星,也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39次發射任務。

(長征十一號固體火箭)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發射的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還攜帶了四顆小衛星,創下了中國固體燃料火箭攜帶衛星最多的記錄,前面我們已經不止一次的提到固體火箭在航天中的優越性,這次用於發射中國脈衝星衛星看出中國在固體燃料火箭方面已經非常成熟。那麼脈衝星衛星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呢?

(中國大型固體火箭發動機)中國成功發射的這顆衛星是世界上目前唯一一顆脈衝星試驗衛星,被稱作「宇宙中的燈塔」,簡單的說就是為太空中的衛星做導航。脈衝星本身是一種死亡恆星(太陽是恆星大小上是太陽的三倍),在在宇宙中是僅次於黑洞的天體,也被天文學家稱作「最精確的天文時鐘」,能夠給在太空軌道上的人造衛星提供精確導航,但是現目前由於技術難度過高還沒有任何國家做到這一點。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人們需要衛星的導航,而在太空中的商業衛星、軍用衛星、探測衛星當然也需要一種精確的導航系統來服務。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於脈衝星技術的探索不斷深入,一旦應用成熟甚至可以為人造探測衛星、宇宙飛船提供導航,開啟人類的星際之旅也不再是幻想。

有國外媒體指出,這顆名為XPNAV-1的脈衝星衛星是中國航天科技的最高成就,也是全世界衛星技術的頂尖產品,但是不排除中國使用這種技術發展成為未來空間武器定位的一種軍用技術,中國現在已經先行一步走在了西方國家的前面,獨當一面的中國空間技術未來不可估量。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究發展部部長黃獻龍介紹,中國從2005年就意識到脈衝星衛星發展的未來機遇,而這也是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國際空間站、載人航天等空間系統大工程啟動的時間,中國從概念研究、技術探索,到飛行試驗,用了11年的時間。在國際上這都是一個相當優秀的成績。

軍事評論員符義鵬指出,未來戰爭將不再只局限於「三位一體」,眾多消息已經表明「四位一體」、「多位一體」的未來戰爭將戰場帶到了地球之外,顯然現目前世界各國軍事裝備離不開太空衛星導航、監控、偵測技術,如何誘捕或者摧毀敵方信息系統的支柱成為現代信息戰的有一個課題。那麼在這之前我們需要對潛在對手的衛星進行鎖定和定位,從技術上講脈衝星衛星能夠提供相關技術支持。

但是中國在這一領域也指出剛剛走出了一小步,據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脈衝星導航衛星科學任務系統總設計師帥平介紹,未來每顆脈衝星定位衛星每年的維護費用將高達6000萬美元,再加上對未知領域的探索光靠中國航天科技的實力還任重道遠,希望大家給予更多的包容和鼓勵,希望他們有更多「貌似不靠譜」的創新,把「不靠譜」變成「靠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133621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