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憤怒吧,浩克!」美國科幻大片《復仇者聯盟》中,黑寡婦對布魯斯·班納說完後,班納立即變身為綠巨人浩克,成為地球最強戰力。
不過,綠巨人靠的是意外的身體變異。而在本屆中國航展上,卻展出了一款依靠科技就能讓人擁有超能力的產品。它就是光啟集團展出的超材料動力外骨骼,或稱「動力外衣」,人穿上之後,外表看去,有點「鋼鐵俠」的意思。
這只是冰山一角。本屆航展除了軍工裝備讓人熱血沸騰外,國產民用領域可謂異彩紛呈。用導航進行農業播種,用大型無人機送快遞,用水下探測器考古……各類產品層出不窮。
在軍民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國航展的民用市場正湧現出越來越多腦洞大開的「黑科技」。
超材料動力外骨骼

「鋼鐵俠」不是夢,可輕鬆背起100斤物品
雖然還有遙遠的距離,但電影中的「鋼鐵俠」確實正在向我們走近。本屆中國航展上,深圳光啟集團展出了一款超材料動力外骨骼(見右圖,南方日報記者 王榮 攝),引來不少關注。
所謂動力外骨骼,從外形來看,就是一個骨骼模樣的框架,可以讓人穿上,把它稱為「動力外衣」或許更為貼切。這個裝備通過外置發動機、電池或者液壓系統為人體提供額外能量供四肢運動,以增強穿戴者的力量和耐久力。簡單說,就是讓一個人擁有超常的力量和體能。
宣傳材料顯示,光啟展出的這款超材料動力外衣有三大核心功能:機械助力、生命監測、互聯通信。主要由四大系統組成:機械結構系統、驅動系統、傳感系統和通信系統。通過人機工程學設計其機械本體結構,保證穿戴者的舒適性,同時配備了多種先進的傳感器,可時刻精確感知穿戴者自身和周圍環境的信息,並作出相應的反饋。
從參數表看,這款外骨骼自重40公斤,搬負重量30公斤,背負重量50公斤,行走速度最高可達3公里每小時,使用高度160—185厘米,可調節定製。可以說,全面超越了人類的身體能力。
展位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款外骨骼目前仍處於研製階段,預計2017年設計定型,然後還要經過各種測試,具體上市時間目前難以確定。
據了解,外骨骼的研發最早始於軍事用途。但是,從21世紀十餘年來外骨骼裝備的發展看,軍事運用方面並未取得太大的突破。以美軍為例,在研製出幾種單兵外骨骼系統後,還未見有一款得到過廣泛的實踐認可。因此,就目前技術發展看,單兵外骨骼系統很可能優先應用在非戰鬥領域,民用市場或許有著巨大的空間。
據展位工作人員介紹,光啟這款超材料動力外骨骼可被廣泛應用在安防反恐、抗險救災、野外探測、長途行軍、醫療康復等領域。
●統籌:胡良光 記者:潘曉晨 陳曉 曹丹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13336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