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哈,科學家計出新型電池模型,媽媽再也用不擔心我手機沒電回不了家了!!

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模仿人類腸內部結構的新型電池原型

這是一種鋰硫電池,理論上,它的能量密度是現在廣泛使用的鋰電池的5倍。這個由中英團隊合作設計的電池原型,引入了由腸子構造獲得的靈感,並因此克服了其商業發展上的主要難題, 細節部分發表在雜誌上

科學家正致力於各種方式改善電池技術

其中一種阻礙鋰硫電池商業化進展的問題是活性材料的消耗會導致電池退化, 為了克服這個問題,研究者們發明了一種採用納米級結構的輕質材料層,該產品模仿了布滿小腸內表層的如圖小手指般的突觸絨毛。

鋰電池的基本結構

電極-在電池裡兩種類型的電極發生反應,一個生成電子和另一個吸收,可以產生電能電解質,通常是液體或含有酸,鹼或鹽的凝膠。在電池裡它是媒介,允許電荷在兩個電極之間流動。

人類的小腸絨毛也是類似,增加腸道表面積,促進吸收消化這一過程,從而使得人體獲得更多的營養物質。

該電池正是模仿了人絨毛的這一個特性,從而是得電池的電量增加了將近五倍左右,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十分偉大的創舉,如果電池得以量產的話,那麼我們就再也不用擔心手機電聯不夠用了,另外在其他的用電的地方也是一個長足的進步,將會使人類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新的鋰硫電池裡,在其中一個電極的表面上就附有一層類似絨毛結構的材料,這種材料來自微型氧化鋅線。這可以捕捉活性物質在脫離時(落下)的碎片,使得材料能繼續接觸正在進行的反應,並得以被再次利用。

然而這項研究還是在初級階段,目前也沒有造出原型電池,主要是電的關鍵技術還沒有解決,目前還是一個概念設計,以後的電路板將如何設計,控組的設計以及電池的形狀設計都是有待於時間的考驗。

即使是電池已經原型了,但是還有量產過程中所將要遇到的問題。所以說,新型電池技術還是任重道遠,因此也就只能寄希望於科學家們對技術難題的進一步攻克了!

小編看到了這裡,不禁對未來充滿了無數的幻想,不愁電量的生活,是在是太爽了。哈哈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132092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