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7炸沒了170億美元,但倒霉的不止三星一個

從 8 月 2 日發布到 10 月 11 日宣布全球召回,三星 Galaxy Note7 的壽命只有短短兩個月,著名科技博客 The Verge 欽點的史上最高評分手機,就此香消玉殞。

▲三星 Galaxy Note7

在 Note7 燃損事故前後,三星究竟做錯了什麼,以致於損失上百億美金?除了三星之外,又有誰因為 Note7 而遭殃?今天 Geek 君就跟大家聊聊這事兒。

急功近利的代價

2016 年手機圈其實挺蕭條的,安卓陣營萎靡不振,蘋果陣營創新乏力,而三星經過 Galaxy S6 / S6 Edge、Note5 兩代手機的蓄力,終於在 Galaxy S7 / S7 Edge 身上迎來爆發,勢如破竹,早在 6 月份全球銷量就突破了 2500 萬台。

▲Galaxy S7 Edge

對三星來說,趁熱打鐵搶回 iPhone 的龍頭寶座勢在必得,這點從命名直接從 Note5 跳到 Note7 上也可以看出來。

但步子邁大了,可能就會扯到蛋。

從發售後接連不斷的 Note7 燃損事件我們知道,Note7 這款手機存在著某種缺陷,或許是電池供應商的問題(三星 9 月份聲明中的解釋),或許是手機電路設計的問題(「安全版」Note7 還是出現燃損事故),《紐約時報》甚至撰文稱,具體情況連三星自己都摸不清楚(如果事故原因明朗就不至於出現「二次召回」那麼荒唐的事情了)。

▲爆炸的 Note7

無論是哪部分出現了問題,Note7 的事故都是三星咎由自取,沒有做好足夠完善的質量檢測造成的,或許三星以後得改改手機出廠質檢的流程了。至於為什麼會出現質量問題,Geek 君猜想會不會跟 Note7 倉促上陣有關呢(Note7 比 Note5 還提前了兩周發布)?

總之,Note7 出現了事故,這個鍋,三星得自己背。

噩夢般的48天

事故發生後,三星的公關策略,尤其是三星中國的態度,有很明顯的紕漏:

沒有及時安撫消費者情緒

沒有明確誠懇地表達歉意

沒有對網絡輿論進行引導

8 月 24 日,韓國發生了首起 Note7 燃損事故,當時三星以「用戶沒有使用原裝充電器」為理由搪塞了過去,畢竟手機出現爆炸事故很正常,很有可能是千萬分之一的個例。

8 月 31 日,網上流傳出現多起 Note7 燃損事故,三星此時才意識到產品可能有問題,發布緊急聲明,推遲了發貨時間,此時,全球已經出現了 35 起事故,受影響的 Note7 比例為百萬分之二十四,而一般情況下,手機電池事故的不良率應遠低於百萬分之一。

9 月 2 日,三星決定暫停 Note7 在 10 個國家的銷售,並首次宣布召回,三星電子手機業務負責人高東真(DJ Koh)甚至鞠躬道歉。然而,三星表示由於國行 Note7 採用的電池供應商不同,因此並不在召回範圍內。此時,三星有意無意的「區別對待」已經為後面 Note7 被輿論推至風口浪尖埋下了禍根。

▲三星電子高管道歉

雖然當時國行 Note7 無須召回,但早期為了宣傳造勢的「千人體驗團」手機並不是國行版本,因此是需要召回的,在召回這部分 Note7 時,三星並沒有做好輿論的引導,以致於在網上就「召回事件」出現了口徑不一的情況。

9 月 8 日,美國聯邦航空局建議乘客不要在飛機上使用 Note7 手機,隨後國內 14 家航空公司跟進此事,在機場對遊客提出類似警告。次日,三星電子股價暴跌。

9 月 18 日,國行版 Note7 「首炸」,一下子把三星逼入絕境,三星經過自行檢測之後發表聲明稱,該事故是由於外部加熱所致,懷疑是人為因素造成的,並態度強硬地表示,將保留向相關人員提起訴訟的權利。可惜隨後又出現多起國行 Note7 燃損事故,甚至有消費者直接向法院狀告三星。

▲深圳市民狀告三星

9 月 29 日,經國家質檢總局約談後,三星再次向國內消費者道歉,並承諾「從未且永遠不會對中國採用雙重標準」,同時也公開了泰爾實驗室以及 Exponent 試驗所的檢測結果,證實是「外部衝擊」導致手機燃損。

10 月 5 日,「安全版」Note7 在西南航空的航班上起火,之後又有多起「安全版」Note7 燃損事故發生,此時,美國各大運營商決定停售 Note7,並不再提供新機替換。

▲機場張貼的安全告示

10 月 11 日,三星官方正式表態,將停產 Note7,並全球召回 Note7 手機,這次召回包括了中國市場。

但是,三星的「區別對待」仍在繼續。

據網上的部分國內 Note7 用戶以及京東客服的反饋,購機時附贈的一堆贈品(保護膜、保護套之類的產品)如果遺失了,將會扣取相應的款項,為了屏蔽消費者的不滿,三星蓋樂世論壇甚至關掉了 Note7 的討論區。

▲關於 Note7 退貨一事,京東客服的回覆

反觀美國的消費者,Note7 附贈的手環、SD 卡,顧客可都是可以保留自用的。

這時候,三星承諾的「從未且永遠不會對中國採用雙重標準」就顯得格外刺耳。

▲為了召回 Note7,三星還專門配備了防爆盒

回顧整個「Note7 召回事件」,美國運營商 Verzion 的 CEO 麥克亞當(Lowell McAdam)表示:

這輩子就沒見過這麼荒唐的手機召回事件!

三星作為韓國的龍頭企業,向來都是採用高度集權化的管理制度,經常會出現尾大不掉的毛病。而 Note7 的事故中,涉及到了太多的利益方,使得三星在決策上出現了明顯的偏差,甚至對三星的品牌造成了空前絕後的危機。

有分析師表示,此番召回將讓三星減少近 2000 萬台手機的銷量,損失高達 170 億美元,除此之外,三星 Note7 數以億計的研發投入、營銷費用也都化為泡影,甚至連耕耘多年的 Note 系列口碑都可能毀於一旦。

連日來三星電子市值蒸發了近 8%,是 2008 年以來的最大跌幅。

Note7 一炸,讓三星損失了數以百億計的美元,三星雖然不至於一蹶不振,但也算損失慘重,召回了幾百萬部 Note7,這回總能找出真正的原因了吧?

▲三星電子股價暴跌 8%

大象起舞,螞蟻遭殃

所謂「大象起舞,螞蟻遭殃」,三星手機這一頭龐然巨物轟然倒地,跟著倒霉的,其實是背後支持 Note7 的廠商們,尤其是小廠商。

Note7 作為一款預期銷量千萬級別的旗艦產品,三星給不計其數的供應商下了巨額訂單,這些供應商肯定也做好了準備,擴充產能、招募工人。可是如今 Note7 停產,勢必會導致大量的資源被浪費,廠房歇業甚至裁員都是有可能的。

▲Note7 停產將會對供應鏈產生巨大的影響

更慘的是那些指望 Note7 賺一筆的小型配件廠商,辛辛苦苦提前要到了產品資料,開了模、備了貨,就等著 Note7 開賣搶占先機,誰知道 Note7 「出師未捷身先死」,這些保護膜、手機殼一夜之間就成了廢品,賣出去的產品甚至還會有人上門要求退貨。對於這些小企業來說,一次事故,或許就意味著破產。

▲網上流傳關於 Note7 配件不退換的通告

Geek君有話說

Note7 的召回事件,可以說是三星史上買到最昂貴的一個教訓,產品不過關、應對不及時、態度不誠懇都成為了最後事件發酵的誘因,對整個手機行業來說,Note7 的召回也起到一個警示作用,如果產品有嚴重的質量問題,那對品牌的打擊有可能是毀滅性的。最後,援引業界評論員 @瑞記 的一段玩笑話:

三星要怎樣才能挽回經濟損失呢?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三星把剛買來的北京總部大樓迅速退回以縮減開支。2014 年 2 月,三星在北京市朝陽區的商務中心區(CBD)舉行了新的中國總部大樓奠基儀式(高 260 米,地上 57 層 + 地下 6 層,總面積 16 萬 7500 平),預計 2016 年底竣工。按目前朝陽區辦公樓每平 5 萬元粗略計算,全部出售後約可得 83 億人民幣,出售8層即可挽回此次中國區的帳面損失。

一代機皇,香消玉殞。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130314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