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水力發電反而助長了溫室效應?

軍情諜報| 2016-10-03| 檢舉

水力發電通常被認為是清潔能源的典範,不過美國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大規模發展水電反而在加劇了溫室氣體排放和溫室效應。

儘管修建水電站和蓄水水庫常導致一定範圍次人口遷移和土地淹沒,不過這常被認為是「為大家舍小家」的奉獻之舉。

最近美國的一項研究可能讓人們對修水庫的印象雪上加霜。水庫和蓄水池是水力發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人員通過詳實的數據發現,水庫的修建最終可能是弊多利少:不僅修水庫過程中排放大量溫室氣體,而且太多的人造水庫還容易誘發地震。

人類開發水電資源的初衷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保護環境。雖然表面上水電不消耗燃料不產生廢氣,不過實際上它卻以另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在加速著全球氣溫變化。一方面巨型水庫會大面積地淹沒山體植被,而植物是碳固著地重要渠道;另一方面,由於水底地植物腐爛和蓄水池中有機質的分解,導致水庫釋放大量的甲烷氣體。

來自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在水庫泄水的過程中,甲烷會以較平時二十倍的速度釋放出來。而每單位甲烷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是二氧化碳25倍。普通情況下甲烷由微生物活動產生,而水庫相對靜態的水環境是微生物製造甲烷的絕佳場所。

也就是說,人類希望通過開發水電來緩解溫室效應的願望,到頭來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全球水庫每年排放的溫室氣體相當於全球排放總量的1.3%,這比加拿大整個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還要大。

「希望我們的研究能令政策制定者和公眾對於在河流上建大壩有更全面的了解。」華盛頓州立大學教授約翰·哈里森(John Harrison)表示。

近年來水力發電逐漸式微。許多美國的水電站逐漸被棄之不用。密西根州自然資源管理部稱,許多廢棄的水壩都已被暴雨和山洪沖毀。並表示:「這些水壩殘骸對河流里的水生動植物和河流生態都是一波災難。其後果會直接影響漁業生產。」而若人力拆除廢棄的水壩,則又是新一輪的勞民傷財。澳洲榮耀河(Glory River)上一座耗資二十億美元也難逃被廢棄的命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12876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