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量子衛星的發射以及天宮二號的成功升空引發關注,美國學者擔心,美國在太空的優勢在不知不覺中被中國超越。
美國《大眾科學》雜志2016年9月號發表文章《中國正贏得宇宙競賽》稱,在多年的投資和按戰略計划行動後,中國正在成為太空超級大國的陸上昂首前進——而且可能將成為占優勢的哪一個。上面提到的嫦娥4號月球任務只是對它遠見和雄心的一個案例,他們將把太空變成民用和軍事的領地。現在,中國的衛星已經在為中國的飛機、導彈和無人機提供導航,同時也在觀察著外國軍事基地——以及農作物長勢。他們的太空任務數量不斷增長,中國的火箭和太空人正成為民族自豪感的源泉。
「中國將太空能力視為全球領導情況的指標,」美國華盛頓大學太空政策研究所創建者羅格斯頓(John Logsdon)表示,「這讓中國在一個與超級大國地位有關的領域內取得了合法權利。」
中國預計的太空投資現在還沒有美國NASA高,後者今年獲得的投資是193億美元。但中國使用有限的資金取得了最大的效果。在去年,他們進行了19次成功的太空發射——僅次於俄羅斯的26次,比美國的18次要多。在下一個十年內,我們會看到中國各種各樣的宇航任務,和NASA以前的那些一樣——或者更好,包括量子通訊衛星,以及21世紀30年代前半期的載人登月任務。
天宮二號發射成功引發世界關注(圖源:VCG)
讓中國人登上月球,他們將加入一個僅有兩個乘員的俱樂部。這將重新定義21世紀的太空——軍事上、經濟上,以及政治上。他們現在有許多計劃,重型運載火箭、載人空間站,以及世界最大的衛星星座系統——包括拍照和導航用途。同時,美國——尤其是在載人航天方面——幾乎沒有什麼新動作。
「我不擔心中國突然一個蛙跳,就到我們前面去」華盛頓的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領導詹姆斯·劉易斯說:「我擔心的是我們分心去做別的,當我們清醒過來的時候才發現他們已經在太空中處於優勢。」
在一個全球電子監視的年代,量子通訊網絡將可能讓最先進的信息攻擊行動失敗,這將允許中國軍方和情報部門的部隊和間諜之間安全傳遞信息。制藥中國還是僅有的可以通過量子通訊穿過大氣層傳遞信息的國家,它就將享有科學和戰略安全優勢,同樣也將增強其經濟安全性:量子衛星研究者的長期目標就是保護金融安全。
中國提升太空實力已經,並且將成為北京和華盛頓間的地緣政治摩擦。在這兩個國家之間互相貿易聯系已經深化的情況下,它們仍然將對方視為安全威脅。事實上,中國的太空項目已經多次在美國國防安全報告中被提到,這越來越不能讓人輕松。正如美國和蘇聯在20世紀60-70年代所展示的那樣,太空能力經常會影響到地面上的局勢。登月在軍事上的好處幾乎是零,但其產生的地緣政治效果確實切實的。「中國將在我們之前重返月球;它們將讓人在其他天體上行走,而我們不會,」劉易斯說。「現在美國看起來仍在太空中領先,但我們似乎在戴著桂冠休息了。如果其他國家突然驚醒並發現中國已經領先了呢?」
中國的長足發展可能會導致太空合作關係的重新洗牌。中國近期的里程碑太空任務都非常穩定,而他們的目標非常堅決(例如無人探測火星),中國航天局「給許多國家提供了絕好的發展新合作關係的機會,讓他們能夠開展太空探索,」德國哥廷根大學訪問教授,中國科技政策專家阿蘭那·克羅利科夫斯基說。
如果按自己的節奏繼續下去,中國將在今年發射試驗性的天宮2號空間實驗室,隨後一組乘員將進入實驗室並開展技術試驗,這些研究對建設永久性載人軌道空間站有關鍵意義。第一個空間站的組件——天宮3號——是中國優先度最高的項目。它預計將在2022年發射升空,這對於中國太空研究來說將標志著一個全新的時代。天宮3號將能夠支持3名太空人,並開展一系列科學研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航天局已經開始歡迎其他國家參加,向他們提供機會,可以幫助他們的航天員進入宇宙開展科學研究。
(東坡 編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128553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