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3年美國勞動節那天,12名軍官在美國華盛頓特區五角大樓一棟廢棄建築的一間辦公室里秘密開會,討論一種新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多數歷史學家(更別提選民了)對締造了現在被稱為全球定位系統(GPS)的網絡的這次會議幾乎一無所知。這是個遺憾。
我在讀美國記者格雷格•米爾納(Greg Milner)撰寫的新書《定位》(Pinpoint),該書試圖解釋GPS如何誕生以及現在如何運轉。
它是我讀過的最扣人心弦、令人興奮但也最令人震驚的現代科技圖書之一。如今,我們多數人都對GPS悄悄上癮——不僅是在駕車時,而且在用我們的智慧型手機和其他設備運行很多功能時都是這樣。
米爾納估計,目前全球已有大約50億部使用GPS的設備,包括30億部智慧型手機,創造了210億美元的GPS經濟。「這個非同一般的系統最初是美國的一個軍事應用,目的是提高投彈精度並保證轟炸機飛行員的安全,」米爾納寫道,「(但)如今它的觸角無所不在。」
就像網絡經濟的很大部分那樣,多數人不了解GPS如何工作;也不知道整個系統是由美國空軍一個駐紮在科羅拉多泉附近的鮮為人知的中隊管理的。如果你研究一下GPS網絡,你會清楚地發現,GPS的故事值得引起更多關注,特別是因為我們亟需考慮如果GPS失靈可能會發生什麼情況。
無論按照什麼標準,這都是一個非同一般的故事,部分原因是GPS既涉及科學,還觸及人類學。正如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和人類學家知道的那樣,古往今來,人類對周圍世界的想像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多數前現代社會中,人們頭腦中沒有關於世界的客觀「地圖」;他們認為世界是從自己的家發散出去的輪廓。從古希臘起,很多文化認為,太陽圍繞地球轉動。
當人們開始帶上計時器環遊世界,並用望遠鏡觀察天空時,他們的看法改變了。波蘭天文學家尼古拉斯•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提出了他的革命性看法,即太陽(而非地球)是太陽系的中心。此後,我們學會了製作越來越精準的客觀(而非主觀)地圖。
GPS再次改變了視角。它利用四枚或更多GPS衛星同時發出的信號(來自環繞地球運行的大約30枚衛星)來定位;它把我們放在了我們自己地圖的中心。
它用以往不可想像的精度在我們的周圍環境為我們指路,但它也讓其他一些重要的事情發生了:我們現在也可以為其他物體導航了。
當GPS最終成熟時,這種技術最初用於精確制導炸彈,最引人注目的是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使用。如今,這些衛星為各種物體導航,從飛機到油輪,從醫院手術到金融交易。當然還有我們的汽車。
就技術飛躍而言,這幾乎像是一個奇蹟,而且它可能給其他似乎很難解決的問題(例如氣候變化)帶來一些讓人樂觀的理由。
危險在於我們越依賴這種神奇的技術,我們就可能會變得越脆弱。例如,米爾納援引了神經學家的一些有趣研究,這些研究表明,當人們依賴GPS導航時,他們停止在認知層面與自己的周圍環境互動,他們的大腦似乎會發生變化。
更令人擔心的是,隨著現代交通、工業和基礎設施網絡變得更依賴GPS,如果這些衛星偏離軌道,那麼這些系統可能完全崩潰的風險日益上升。美國軍方堅稱,這種情況永遠不會發生,因為他們正致力於讓GPS系統萬無一失。另一個可能支持這種說法的因素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就連美國的敵人也依賴GPS。例如,「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在其攻擊中使用了帶有GPS功能的智慧型手機。
關於現代網絡世界真正可怕的一點在於,如今一切都不是真正堅不可摧的。因此,或許這個故事給我們的真正收穫在於,當你下次坐進汽車,打開智慧型手機或者做其他事情時,你應該向那些環繞地球運行、肉眼看不見的衛星默默道聲謝謝;然後考慮一下如果GPS突然失靈,我們會怎麼做。這種想法會讓人茫然不知所措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123434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