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對撞機轟出不尋常粒子,暗示宇宙中還有一種未被發現的作用力!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241期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科學家首次發現比希格斯玻色子還重的粒子,目前的模型無法解釋,它的存在將帶領科學家發現全新的粒子,甚至可能是第五基本力。去年12月對撞機產生的數據中出現了兩個獨立的測量結果,新發現的粒子比希格斯玻色子重六倍。ATLAS和CMS兩個關鍵探測器均發現其蹤跡,目前歐洲LHC的科學家正在龐大的數據中確定其身份,這兩個探測器都可以發現750 GeV的粒子,如果新發現被確認,那麼之後幾個月將會新的消息出來。

愛因斯坦最著名的質能方程能夠證實新粒子的存在,現在希格斯玻色子已經被證實,新的粒子如果真的存在,但是它卻無法被標準模型預言,這意味著該發現將打開新世界的探索之門,導致更多的粒子被發現。我們知道標準模型解釋了宇宙萬物的本質,歸根結底是由基本粒子構成,宇宙中有四種基本力,分別為引力、電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和強相互作用力。但這個新發現的粒子與上訴四種力有較大的不同,因此有人認為第五基本力會被發現。

有這個藍圖當然是令人興奮的,畢竟標準模型提出這麼多年來還有一直還未解答的問題。比如,標準模型不能解釋引力,不能徹底說明萬有引力是如何起作用,還有無法解釋暗物質粒子效應。因此許多科學家都渴望擺脫標準模型的束縛,尋找新的理論支持。當然這個結果就意味著宇宙論需要重新被定義,甚至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同時,量子理論被用來描述世界上最小的粒子行為,廣義相對論用來描述更大的宏觀世界,目前沒有人嘗試將他們融合在標準模型中。

根據經典的大爆炸理論,宇宙早期出現同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但為什麼反物質卻消失了呢,這個問題可能涉及到新的未發現粒子。當然目前的發現仍然不足以證明一種新粒子的存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物理學家們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收集信息,LHC將在未來數個月內進行更多的撞擊測試,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118960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