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得靠自己 中國被美國逼出來的三大高科技

國際頭條| 2016-04-28| 檢舉

還得靠自己 中國被美國逼出來的三大高科技

核心提示: 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牽頭搞"瓦森納協議"聯合封鎖中國,規定了詳細的禁運範圍和技術封鎖名單。

冷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牽頭搞"瓦森納協議"聯合封鎖中國,規定了詳細的禁運範圍和技術封鎖名單,小到集成電路、繼電器,大到水面艦艇、數控工具機,禁運的範圍無所不囊括。

美國為了將這個封鎖和禁運的口袋綁緊,更好地限制中國軍事技術的發展,還要求"瓦森納協議"國家專門成立了中國委員會,且列入禁運清單的有軍事武器裝備、尖端技術產品和稀有物資等三大類上萬種產品,在這其中美國是最積極對華實施禁運的國家。

然而,正所謂"沒有壓力就難有動力",美國的強大封鎖也是逼著中國自主創新爭一口氣的源動力,被網友們稱為成為搞出先進軍事裝備的一條特殊途徑,難怪中國技術人員每次回憶起被美國禁運的時候,都笑著說感謝美國的封鎖。

這甚至形成了"美國一封鎖中國就搞定"的規律,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中國3種被美國逼出來的軍事高科技。

一、打破美國搞技術壟斷:中國人將晶片技術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硝煙剛剛結束,在這場被稱為"美國軍事信息化成果表演戰爭"中,中國解放軍的有識之士看到的深深的震驚和憂慮,他們在深感信息化戰爭中技術差距給兩軍交戰帶來的代差效應,也被美軍被高性能晶片所武裝的先進裝備,在戰場上摧枯拉朽般"瞬間"擊敗伊拉克軍隊所震撼,怎麼辦?

當時的解放軍裝備水平甚至遠不如美軍,在主力武器平台上,與美國相差1至2代,在信息技術領域,我們才剛剛起步,然而要想提高自身軍事技術水平,談何容易?

外國專家曾說,要想提高武器裝備的作戰能力,那就給他"裝上晶片",這是對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現代化武器一句簡要詮釋,現代武器的高度靈敏化、智能化都建立在一個高性能的晶片大腦之中。

而然,中國卻是一個長期無"芯"的國家,國內企業製造的晶片普遍"傻大黑粗",而且成本也無法降下來,在靈敏度和產品穩定性上遠不如美國產品,正因為如此,美國對中國的半導體和晶片產業高度封鎖。

近年來,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瓶頸都集中在生產工藝和設備上,特別是美國和西方國家建立了專門針對中國高技術輸出的瓦森納禁運體系,導致我國半導體生產的工藝設備,如光刻機等基礎加工設備跟不上,中國的半導體產業被美國掐著脖子近30年。

面對絕境,中國選擇絕地反擊,為了彌補巨大發展差距,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了發展國產軍用晶片的代替計劃。

據外國媒體分析稱,近15年的發展,目前我國大部分國產武器裝備均使用國產晶片,如東風-31A的核心處理單元、殲-11、殲-10戰鬥機的火控計算機等等,以龍芯3、飛騰1500為代表的一批高性能抗核加固式軍用晶片已經應用於國產某型防空防天飛彈上。

二、美國煞費苦心給中國下套:中國人用硬氣拿下雷射技術的最高科技成果

神光"裝置是新世紀中國三大高科技工程之一,作為我國雷射慣性約束聚變領域的宏偉工程,我國科研人員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啟動"神光Ⅲ"研究,"神光Ⅲ原型裝置"2003年出光、2006年投入運行,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具備獨立研製、建設新一代高功率雷射驅動器能力的國家。

實際上,這個項目在軍事上也有著十分廣闊的運用前景。

該項目的建成將對加快中國的下一代熱核武器發展、推進中國的強雷射武器的發展計劃起到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說白了,就是通過"神光"裝置在基礎理論上的突破,為發展更先進雷射武器和第四代核武器鋪路,而沒有這些,上述武器的發展都是空中樓閣。

也正是如此,美國才十分忌憚中國發展"神光"項目,千方百計的搞小動作,美國為了阻止中國發展"神光"裝置可謂煞費苦心,採取了一系列"下三濫"手段。

比如美國在研期間曾委託歐洲公司生產,製造完成後不僅禁止再銷售,甚至要求對方連生產線也必須拆除,其目的就是防止同時也在發展類似裝置的中國同行拿到相關設備和零件。

雖然美國採取種種手段阻礙中國發展超強雷射器,不過,"很可惜"的是,我們中國人的硬氣和韌勁十足,通過國內大協作、自主攻關,很快就突破了技術瓶頸。

相關技術人員稱:"真感謝美國的技術封鎖,現在我們的裝置95%以上的元器件都是自己生產的,比如直徑1米方形件光學元件,過去,中國是生產不了的,現在我們自己能夠生產,還直接帶動了國內的大型光學元件技術提升。"

三、美國羞辱式阻撓中以預警機交易 15年後中國一口氣搞出8種預警機提起空中"預警機" ,很多人也許並不覺得陌生,預警機被認為是戰略轟炸機和噴氣發動機之後,人類航空武器發展的一次革命性技術,擁有預警機的一方就想擁有一套空中情況的"實時地圖",預警機能夠對飛彈來襲提前發出警報的特種飛機。

從純軍事的角度來說,要防範敵方飛彈的襲擊就必須有預警系統,誰掌握了它,誰就能獲得十幾、甚至幾十分鐘的預警時間,就可以免遭災難性的打擊,在戰爭中占得先機,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預警機有著另外一個名字--"爭氣機"。

1996年6月,中以達成由以色列幫助中國建造"費爾康"預警系統的協議,以色列將通過技術轉移的方式給中國預警機全套生產技術,然而,就在協議達成之後,距以色列交貨的日期只剩下不到8個月時間,美利用各種手段開始向以色列施壓。

美國威脅稱:"如果以色列執意要賣給中國預警機,美國就減少甚至取消對以的軍事援助,以向中出售幾架預警機,就從軍援中扣除幾個2.5億美元,直至扣完為止"。

怎麼辦?面對美國突如其來的羞辱式封鎖以及交易合同的終止,技術來源被切斷,中國的預警機項目眼看就要停止。

國家有關領導人在得知此消息後,全力支持我國預警機技術的研發,多次強調"工業部門一定要爭口氣,否則總是被別人卡脖子"。

因此,我們研製預警機的隊伍內部管預警機叫做"爭氣機",在以色列交給中國生產預警機高性能雷達元器件的基礎上,中國的技術人員硬是在五年內實現了中國空警2000預警機的首飛。

2007年,空警2000最終完成設計定型並交付部隊,而此後的8年時間,中國更是連續推出了7款不同性能、不同型號的預警機,完成了從零到世界領先的跨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0/node104712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