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出列
吳仲軒
台灣騎士精神發展運動協會會長
致力推廣機車運動,加深社會大眾對機車運動的正面印象。
機車打滑的狀況有哪些?一般來說路面上只要有水都會影響到輪胎的抓地力,
機車會打滑就是因為輪胎瞬間失去了抓地力,打滑現象大多發生在緊急煞車,
或是過彎時車速過快,
所以降低車速以及避免緊急重煞車是最簡單的預防方式,
且雨天行路還是要降低車速,才能盡量避免發生輪胎打滑的現象。
避免打滑兩重點
上路前
自我檢測輪胎
對於雨天輪胎選擇方向,可以選擇排水性較佳的輪胎做為考量,也稱為「雨胎」。
排水性較佳的輪胎在輪胎設計上胎紋會比較多,且寬窄適中。不過通常來說,
很少人會因為梅雨季節特別去更換雨胎,因為台灣梅雨季以瞬間陣雨居多,
確實可以在雨天獲得更好的抓地及排水性能,
但在乾燥路面卻會加速磨損,而且一般機車行也較少在販賣。
比較理想的對應方式,是在梅雨季來臨前,先檢查輪胎的胎紋深度,
因為胎紋深度會直接影響到輪胎所謂的排水性能,
另外到機車行檢查輪胎氣壓是否正確,太高或太低的輪胎氣壓,
都會影響到輪胎的抓地力表現。
行車時
緊急煞車這樣做
如果不得已需要緊急重煞車時,前後煞車比例也應該注意。
在乾燥路面行路的情況下,正確的操作會使用比較多的前煞車(右,跟油門同一邊),
因煞車時車輛的慣性力會往前,前輪額外增加的荷重,可以讓前輪有更有利於煞車,
但下雨天因路面濕滑,原本前煞車力量就必須要多分配些到後煞車,
萬一後輪因為煞車過頭而導致鎖死,還比較容易將車輛救回,
但前輪只要因煞車過頭鎖死,打滑摔車的機率就會高很多。
梅雨季行車安全再提醒
梅雨季節行車前一定要對於輪胎氣壓及胎紋進行檢查,
輪胎胎紋若是到達磨耗指示點時務必更新。電子零組件接合不良或老舊破損,
在突遇大雨時很容易產生故障,
較容易發生這種情況的零件是火星塞帽以及點火線圈上面。
另外燈類的照明也很重要,其中包括大燈、煞車燈及方向燈,
很多騎士不常檢查,自己車輛煞車燈損壞都沒發現,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提高辨識度
因為雨天行車視線較差,
可以開啟頭燈後再上路,藉此提高自己的辨示性。
勿讓機車冒險涉水
雨中行車遇見積水其實能閃避就盡量閃避,貿然通過只是增加危險,
眼睛能辨識的當然沒問題,最怕的是遇到顏色混濁的水坑!
因此需減速及小心行駛通過。
積水高度若是到達速克達傳動系統高度(如圖),就有可能產生傳動組件打滑、
車輛發生空轉現象失去動力,浸水越高就有可能車輛熄火,
所以應該盡量避免去通過無法得知高度的積水,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危險。
涉水後該檢查哪些地方?
車輛只要能夠安全涉水,基本上都不會有太大的後續問題,
車輛要發生故障,不論是電子零件或是引擎組件,都會在涉水當下產生,
不過涉水過後的車輛比較容易在車輛一些凹槽處產生淤泥或堆積污物,
可以在事後清洗以及保持乾燥,以減低零件氧化或生鏽的機會。
*以上資訊若有異動,以各店家最新公告為準。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