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位被人占了?巧招教你開新窩!
現在越來越多的喜歡釣魚,釣魚不僅可以修身養性,還可以享受美味。很多釣魚人都比較忠於老釣位打窩,對老釣位比較熟悉。但是隨著釣魚人的增加,不是每一次去釣魚都能占到老釣位的。那麼換釣位就要隨即開新窩,下面介紹一下開新窩需注意的問題。
技巧一:儘量尋找天然窩子
不去或少去觸動水草和水下障礙物。打窩要「見縫插針」,儘量不驚動水底下正在棲息、覓食的魚群。打窩時誘餌不要用手攥成團直接投擲,而是應用打窩器送到窩點水面,輕輕翻轉撒下香餌,魚兒很快就能尋食進窩,便於垂釣。這點垂釣膽小怕驚的鯽魚極為重要。
技巧二:天然窩點要注意尋找一些水草較多
岸邊環境複雜,沒有人釣過的地方,這些地方往往是鯉魚、大鯽魚棲息藏身的極佳場所。在沒有水草、樹樁沉物等處的明水區,要「釣渾不釣清」。
由於水域地貌環境等不斷變化,使水體深淺不均,有清有渾,打窩要尋無人釣的渾水區,或清渾交界處,此處往往是魚兒頻繁活動處或隱蔽藏身之地,找准了這些地點等於找到了魚兒的「家」,到「家」里請「客」,十有九准。
技巧三:組合相應的釣具
新釣位往往對釣手操作會帶來一些不方便。不是上有枝頭,下有障礙物,就是左右施展不開。或是大淺灘竿短夠不著。因此臨行前應根據所到地點的地形環境等配備相應的釣具。如遇上有樹枝、下有(水下)雜草莖藤,應配備中硬或硬調釣竿。
短些的釣線,保證順利送釣到位,提魚能上岸;若是在水草叢生的大淺灘前方的深淺交界處打窩,更應準備足夠長度的硬調手竿和合適的浮漂,強度較高的鉤和線等。
技巧四:配備專用工具
新窩點一般是常人不用或少到的地方。因為這些新釣位垂釣不太方便,如長滿樹枝、雜草叢生,水下障礙物多,不好下鉤。因此,垂釣前須準備一把斧頭、一副大錨鉤(可用自行車幅條加工製成),用以清理水下雜物。
技巧五:垂技技法
新窩點垂釣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施釣過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技術和技巧。誘餌巧施:新窩都是些從未投過餌料的,魚兒較多,容易誘引集中,且無抗釣經驗。
誘餌應以文火炒香的麥、玉米粉、豆粕、菜籽餅、酒米等為主料,兌水調拌時加一些對口的商品餌,如老鬼麝香底窩等,一次投放桌球大一團即可,要求少而精,香濃微甜,中途續窩量減半。
旁施巧提魚:在窩點離岸較遠且水淺的水域中提竿起魚,應先抖腕抬臂讓魚鉤牢牢扎入魚唇後,迅速斜向領魚移窩,目的是不讓中釣之魚乾擾或驚動窩中正在食餌的其它魚兒,再巧妙提竿一次領魚出水。
直接提魚上岸:在較密的水草叢中或有其它障礙物容易造成掛鉤的水域中垂釣,採用硬竿短線,一旦魚兒上鉤,不讓魚兒在水下有轉身逃竄的機會,直接抬竿提魚出水,再收竿拿魚。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