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同的舉手!專家說了,女性加班越少經濟就會越好!

Asen| 2016-11-07| 檢舉

《唐人街》-澳洲華人的官方媒體

女性比正常上班時間每多工作12分鐘,一段愛情或婚姻解體的風險就增大1%。

即使在中國這樣仍以男性勞動力為主的國家,女性勞動力對中國國民生產總值(GDP)貢獻也已接近50%。

而在不少歐美國家,女性對GDP貢獻更在60%左右。可以說,女性現在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不僅是頂半邊天,而是頂大半邊天了。

作者:梁海明 香港財經評論員、盤古智庫研究員,

著有《你不知道的財經真相:美國退出QE之後的世界》、《中國經濟新政策與我們》

知識經濟時代來臨後,隨著全球產業結構的更改、信息科技的革新、

教育程度的提升尤其是服務業的興起,使女性對經濟增長作用大大提升。

請讀者注意,我這樣說絕不是泛泛而論!因為即使在中國這樣仍以男性勞動力為主的國家,

女性勞動力對中國國民生產總值(GDP)貢獻也已接近50%。而在不少歐美國家,

女性對GDP貢獻更在60%左右。可以說,女性現在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不僅是頂半邊天,而是頂大半邊天了。

不過,讀者必須要明白,雖然經濟增長需要大量依靠女性的貢獻,但這並不意味就要把女人當男人用,

甚至是當牲口來用。恰恰相反,只有女性的工作越來越輕鬆、越來越少加班,經濟才能越來越好。

這是我在聳人聽聞、故意討好女性嗎?當然不是!下面,我將告訴你女性加班越少,經濟越好的幾大原因。

原因之一,只有女性少加班,消費才能增加,內需才能擴大,進而拉動經濟發展。

在全球各國,職業女性消費能力普遍比男性高,而且在家庭中,購買什麼物品也往往由女性說了算,

如果女性可以少點加班,多點逛街,這將大大提升消費總量。

買東西女性說了算

讀者不信嗎?

西方有本暢銷書」Why Women Mean Business」(《女人不容小覷》),

作者維滕貝格-考克斯(Avivah Wittenberg-Cox)研究發現,和男性相比,女性作出的購買決策高達80%,

這不僅僅包括日常用品、衣物、電器或化妝品這些消費小項,更包括買房、

汽車和投資金融產品等這些消費大項。例如在日本,就有2/3的購車決定權在女性,日本男人要開什麼車,只有由太太決定。

西方那些深諳「女性經濟學」之道的國家和企業,也往往都在打女性的主意。讀者捫心自問好了,

到法國、義大利、日本或者香港旅遊的中國遊客中,在奢侈品商場店、化妝品專賣店,

是女遊客多還是男遊客多?在境外如此,在中國國內也是如此,最近受到熱捧的特斯拉[微博]汽車,

首批車主都是女性居多,而且不少還是知名企業CEO的太太。

相信很多讀者都清楚,消費是拉動經濟向前的重要引擎,我們政府就經常頭痛該如何提高消費、

擴大內需,在我看來,要增加消費,讓職業女性多點放假、少點加班,多點時間出去逛街,

少讓她們困在辦公室里,比政府採取其它什麼措施都有效、

快捷。至於女性購物的錢從何處來,如果是男讀者提出這個疑問的話,請面壁思過去吧。

原因之二,只有女性少加班,才能解決人口老化問題,推動經濟增長。

人口老化問題是各國發展正在面臨或即將面臨的難題,相信很多讀者都明白,

一個國家要發展經濟,必須依靠資本增長、勞動力及生產力,在資本和生產力不變的情況下,

勞動力人口越多,經濟增長自然會相應加速。

而人口老化則會大幅縮減勞動力,勞動力人口越少,經濟增長自然就會遭受重擊。

日本經濟過去迷失廿年,未來還將繼續迷失下去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出現了人口老化,導致勞動力減少的人口結構缺陷問題。

要解決人口老化問題,根源則在女性,只有女性擁有足夠多的時間去談戀愛、去維持家庭,

去生兒育女,才能減少出現人口結構缺陷的機會。但如果女性經常加班,不但有損健康,

更會減少與男朋友或丈夫相聚的時間,出現「蠟燭兩頭燒」的情況,顧得了事業,

卻犧牲了愛情甚至是家庭幸福,那麼,下一代也就難以誕生了。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近日的一項研究發現,女性比正常上班時間每多工作12分鐘,

一段愛情或婚姻解體的風險就增大1%。

由此可見,女性經常加班加點工作的愛情、婚姻,會出現特別多的風浪,必須經歷無數的考驗和挑戰。

因此,要推動經濟向前發展,要增加勞動人口,只要減少給女性壓力,少點讓女性加班,多讓女性正常上下班就解決問題了。

原因之三,只有女性少加班,才能增加工作效率,有利企業發展,進而拉動經濟發展。

我在上文已經指出,在知識經濟年代,越來越多女性人口參與就業,企業女職員的比例越來越大,

女性對GDP的貢獻越來越重。這個情況下,增加女性在辦公桌前的加班時間,是非常不符合企業發展乃至經濟效益的。

所謂數據會說話。著名的《美國流行病學》〈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期刊有論文研究發現,每周工作55小時的員工,其智力解決問題能力、短期記憶和創造力,都比每周工作40小時的員工要低。

日本精神保健專家、東京大學健康總合科學系副教授島津明人,經過研究更察覺,

人的大腦真正能夠集中精神的時間,只有從起床開始算起的13個小時而已。簡單而言,

如果讀者早上7點起床,到了晚上8點之後,腦袋就會好像有糨糊那樣,再也難以正常思考問題了。

因此,如果企業要求員工尤其是女員工多加班,那是得不償失的。一家企業要能成功

必須比競爭對手更有效率的產生價值。簡單而言,就是在同等的資源投入下,能夠更有效率,得到更多的價值產出。

只有那些沒辦法產生效率的企業,才必須要靠投入更多資源來競爭,拉長工時,讓員工加班,

就是這種沒有辦法的辦法。而一旦長期讓員工多加班,

員工就會慢慢把「工時」和「生產力」混為一談,員工間比拼的是誰上班時間多,而不是誰產生的價值多。

這種情況對企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害的,

因為這會出現瓊·羅賓遜夫人(Joan Robinson)所說的「隱蔽性失業」(Disguised Unemployment)問題。

瓊·羅賓遜夫人作為世界級經濟學家當中的惟一女性、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女性經濟學家,她提出的「隱蔽性失業」,

簡單而言,就是企業忽視生產力、重視工時,往往出現例如三個人的活五個人乾的人浮於事、冗員過剩的情況,

企業長久下去,將面臨競爭力下降,甚至破產、倒閉的結局。

反而,如果企業更加重視生產力,不那麼看重工時,情況就會改變。

美國社交網路服務網站「LinkedIn」(領英)的絕大多數的員工都是上午9點上班、下午5點下班,

周末從不加班,由於員工擁有超高的效率,LinkedIn在短短10年內就創造超過100億美元的價值,

成為2000年以後在美國創立的僅有的兩家價值超過100億美元的上市公司,另一家則是Facebook。

由於企業減少員工的加班時間,企業的效率往往就能上去,企業發展了,經濟自然也隨之發展。

因此,那些產業結構由女性比重占多數的國家,都紛紛減少員工的加班時間。

例如,70%的工作屬於知識性和服務性的工作,更需要職業女性的法國,已經以立法的形式,

從明年開始把最高工時從每周39小時降到35小時。人均GDP排在全球第二的歐洲富裕國家挪威,

更是早已經大幅縮短民眾的上班時間,每周法定的工時為37.5小時,每天的法定工時為7.5小時。以此提升效率,促進經濟發展。

不少西方國家已經在縮減工時、減少員工的上班時間了,知識性和服務性產業比重逐年增大的中國,

也該是時候作出調整,立法以讓企業的員工尤其女員工多點時間休息。

總而言之,在知識經濟的全球化時代,女性直接影響到一國家經濟的表現,

在女性角色來越來吃重的情況下,只有減少女性的負擔,發揮女性的優勢,提高女性的效率,

國家的經濟才能穩定、持續和健康的發展,

社會也更加平穩、安寧。簡單說,那就是女性加班越少,經濟越好。

文章轉載自《新浪財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96630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