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些釣蝦小小心得

Asen| 2016-03-03| 檢舉

釣蝦,作為一項很有趣的休閒活動,既不需要太高的技術,也不耗費太大的體力,可以說是老幼皆宜。

對於沒有涉足過這項活動的人來說,釣蝦可能有點神秘,這裡就做個粗略的介紹。

一,釣蝦場

新加坡本地,大概有 十幾家業者提供釣蝦娛樂,具體的地點可以上網去搜。說實話,這十來家也是良莠不齊,有的滿池沒幾個蝦,純粹就是花錢圖個樂。要想玩得開心,要選擇口碑好,人氣旺的釣場。

釣蝦場由若干個十米見方的蝦池構成,蝦池水深一米左右,裡面放養活蝦,以淡水蝦為多,俗稱大頭蝦,有的蝦池還混放小龍蝦。從手指大的蝦仔到胳膊粗的巨物都有,每隔一兩個小時,業者還會補充新活蝦進入池中。垂釣者環池而坐,一般上方都有頂蓋,不怕日曬雨淋。釣到的活蝦可以寄養在各自的網袋內,離開時帶走。至於收穫嘛,一看運氣,二看技術,三看人家給你放多少蝦。

多數的蝦場都是24小時開放,按照小時收費,從1小時到10小時,由客人選擇,時間越長,相對越便宜, 一次用不完,剩下的時間可以下次再用。

二,工具和餌料

釣蝦的工具無非是竿,線,浮,鉤,餌,但是跟釣魚不太一樣。針對蝦的特點,釣蝦竿輕而且細,浮漂小巧,釣鉤也是特別的蝦鉤,不用鉛墜,釣鉤略略離開池底,就那樣懸浮在水中。蝦場免費提供釣具,客人也可以自備。

釣蝦的餌料有切碎的雞心, 或者是蚯蚓,還有人工合成餌料。 雞心是免費提供的,其他餌料需要花錢買。

三,經驗與技巧

初次釣蝦者看到別人接二連三地上蝦,而自己白白耗費幾個小時卻鎩羽而歸,難免掃興。其實釣蝦沒有釣魚那麼難,只要掌握一些小竅門,即使是老人兒童,也能有不錯的收穫。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釣蝦也不例外,了解敵情,掌握規律,才能事半功倍。

1) 時機

在開始垂釣前,先繞場一周,留心觀察別人的收穫,有的時候,池中少蝦,業者偷工減料,不肯多補。或者剛剛下過雨,天冷水涼,蝦不吃餌,即使是有經驗的老手也無從施展。那你就不必浪費時間。反之,如果別人收穫頗豐,那就是下手的好時機。

2) 地點

釣位很重要,不必細說。一般來說,有經驗的釣手喜歡選擇蝦池的兩端,靠近加氧機的位置。蝦喜歡洄遊,遇到池壁會停留徘徊,加氧機附近氧氣充足,所以蝦喜歡駐留。還有一個原因,在邊上垂釣不容易受別人干擾,在周末人多時候,這點尤其重要。

蝦是喜歡群集的,在一個地點連上十幾二十隻蝦毫不稀奇。所以,如果在一個釣點上了蝦,繼續堅守。直到十幾二十分鐘仍無動靜,再轉移陣地。

3) 釣具

古人云,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就是釣具。儘管蝦場提供釣具,有經驗的釣手,還是喜歡用自己的釣具。好的釣蝦竿一般是碳素纖維材質,重量才十幾克,拿在手裡簡直輕若鴻毛,而彈性與韌性卻毫不含糊,用起來自然得心應手。沒有自己的釣竿,退而求其次,可以帶上自己的蝦鉤。蝦跟魚不同,蝦皮厚且韌,再加上光滑。所以蝦鉤一點要足夠犀利,才能確保刺穿蝦的皮甲。蝦場提供的鉤一般很小,而且多次使用,往往已經鈍化。所以,自備幾個蝦鉤是必須的。蝦鉤很便宜,在漁具店一塊多新幣可以買十隻。蝦鉤有型號,一號最大,十號最小。沒有經驗的,選擇一號就好。即使是新鉤,使用幾個小時後也會慢慢磨損,跑蝦現象增多。此時應該檢查鉤尖是否仍舊鋒利,方法是用鉤尖輕輕划過指甲,如果有滯澀感,表示依然鋒利,如果感覺順滑,則需要更換釣鉤。竿鉤齊備,還差浮漂。浮漂是你的耳目,同樣馬虎不得。浮漂有很多種,建議初釣者選用外形纖細,色彩鮮明的,這樣的浮漂靈敏度高,又便於觀察。如果是夜晚,最好選用白色或夜光漂。

4) 釣餌

蝦場提供的雞心,不太受蝦的歡迎。這是因為雞心經過冷藏,已經不夠新鮮,而且經過浸泡,雞心會膨脹,也很容易脫落。相對而言,活的蚯蚓,誘惑力就大很多。而且蚯蚓很韌,容易掛鉤,又不怕浸泡。所以,花兩塊錢買一盒蚯蚓,絕對是值得的。無論用什麼餌,宜小不宜大,有綠豆那麼大一點,能掛在鉤尖就足夠了。蝦不像魚那樣可以張大嘴,餌料太大,它吃不下。曾見過一個女孩,鉤上掛了棗子那麼大一嘟嚕雞心,那是喂狗不是釣蝦。

在垂釣過程中,如果較長時間沒有動靜,釣餌可能已被吃掉或者脫落。不妨把釣竿抬起,

檢查釣餌是否完好,避免傻等。即使釣餌還在,時間過長,浸泡過久,也會失去氣味,影響效果,應及時更換。

5) 測水深

測量水深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初釣者最容易忽視。前面說過,釣蝦是浮釣。釣鉤是懸浮在水中,靠近水底一公分以內為宜。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蝦雖然會游泳,大多數時間卻是在水底爬行,所以只能在水底覓食,當誘餌飄過眼前時候,蝦就會攫取。釣餌是懸空的,稍微牽動,浮漂就有反應。如果釣線太長,釣鉤拖地,即使蝦來吃餌,浮漂也沒有動靜,釣者無法察覺。反之,如果釣線太短,釣鉤高高懸於水半腰,蝦即使在底下路過也不會抬頭吃食。

所以,測量水深,確保釣鉤停於正確的深度是必須的。做法是,在鉤上懸掛一個鉛墜或其他重物,慢慢地吊放到釣位,直到感覺觸地,鉤已到底,這時觀察浮漂的位置,如果浮漂還在水面之上,那麼就向下移動浮漂,反之如果浮漂沒入水中,就朝上移動浮漂。每次移動完後再測量,直到浮漂剛剛入水一公分左右,就是合適的位置。池中不同的位置可能深淺不一,可以多測幾個地方,做到心中有數。還有一個要注意的是,在垂釣的過程中,經過多次甩竿,在慣性的作用下,浮漂可能會漸漸下移,這樣就需要重新測量。有一個偷懶的辦法,在測完深度後,把釣線在浮漂下面挽一個結。這樣浮漂的位置就一目了然。

6) 搜索

釣蝦不同於釣魚,釣魚可以打窩,然後守株待兔。釣蝦則需要主動出擊,用釣竿慢慢牽拉浮漂,帶動水底的誘餌搜尋獵物。具體的手法是,極輕緩的移動桿頭,以釣線將浮漂平拉開幾寸遠,然後桿頭回擺,讓釣線放鬆,使浮漂歸位,然後再拉動,再歸位。時刻注意觀察浮漂,稍有異動,如跳動,停滯,歪倒等等,則不要再拉,靜觀其變。

蝦池的水是循環流動的,有經驗的釣手會利用水流,帶動浮漂和釣鉤來回搜索,直到與蝦狹路相逢。蝦吃餌極其謹慎,尤其是大蝦,先會用螯足慢慢翻動誘餌,再慢慢拉回, 你此時會看到浮漂四周輕輕泛起環紋。然後浮漂輕輕跳動,最後慢慢沉入水中。有的時候浮漂半沉半浮,沒有完全沉沒,此時可以貼近水面橫拉釣線,如果浮漂倒入水中,也說明蝦已經在吃餌。

7) 提竿

提竿起鉤的時機和手法直接關係成敗。當浮漂沉入水中時候,不要急於提竿。沒有經驗的釣手,往往操之過急,提竿過早。而真正該提竿時,卻又猶豫遲疑,動作過慢,刺蝦不牢。而一旦發現中蝦又喜出望外,用大臂使勁一掄,想全力把蝦拉出水,結果不是把蝦嘴鉤脫,白激動一場,就是把蝦撩的亂飛,濺周圍人一身水。

正確的做法是,一旦浮漂沒入水中,先輕輕抬起釣竿,把線向上拉直,確認浮漂有阻力,輕擺釣竿,釣線始終指向固定位置且浮漂不抬頭,此時應該果斷起竿。只需以手腕向上快速一抖,動作宜快不宜大,以寸勁帶動鉤尖瞬間刺中獵物。蝦一旦上鉤,必然掙扎。有趣的是,大蝦和小蝦的掙扎大不相同。小蝦是一開始就拚命掙扎,可是很快就失去了力度。大蝦上鉤,往往開始不怎麼掙扎,卻有沉重感。可是臨近出水,卻開始大力掙脫。這時候不要驚慌,把竿儘量豎立起來,用梢頭的彈性緩衝蝦的衝力。無論多大的蝦,其耐力都是有限,稍微較量一陣,就會繳械投降。不過如果是釣到超大的蝦最好不要直接拉出水,慢慢將其拉到岸邊,直接用手抓上岸。

釣蝦是學問,摘蝦也是學問,很多人初次釣到蝦又高興又緊張,平舉著竿,迫不及待地伸手去夠那蝦,手伸得老長,那蝦在面前蕩來蕩去,夠不著,干著急。殊不知手再長也不會有六尺多的竿長,蝦離岸邊兩米遠,你能夠的著才怪。其實只要把竿豎起來,蝦自然會朝你盪過來。大螯蝦的兩隻螯足蠻厲害,摘鉤時候須防被夾到。正確的方法是,從蝦的後方伸手,先握住兩隻螯足,然後再摘鉤。

8) 經驗

再高明的教練,也不能在岸上教會人游泳。從知道怎麼釣蝦,到成為真正的釣手,中間隔著實踐的過程。何況在實際環境中還有很多具體的問題。 比如浮漂的觀察,水流的影響,手法的運用等等, 只能靠各人的體會和積累。在自己垂釣的同時,注意觀察揣摩別人的技術,假以時日,熟能生巧。初學乍練,少點收穫也不用泄氣,只當交學費了。假如來的個個都是天生的高手,蝦場早關門了。

9) 禮貌

釣蝦雖說是消遣, 也有禮貌和規矩。有的人看到別人上蝦,認為是人家的釣點好,就硬往那擠。有的人,特別是女孩,好容易釣上只蝦,又激動又害怕,手擎著釣竿,閉著眼睛尖叫著來回掄,很容易鉤到別人。還有的人愛在人家面前斜向甚至橫向打竿,讓人家無從下手。這些都是要注意的禮貌問題。說到底,玩是小事,風度不能丟。

好了,我所知道的就是這麼多,願各位能喜歡這項活動。也希望各路大蝦指點。

收穫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9337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