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大師精講,10個戶外釣魚技巧

垂釣大師精講,10個戶外釣魚技巧

很多不會釣魚的人認為釣魚無非就是把餌料掛到魚鉤上,坐等魚前來開口就行了,真正的釣魚人一旦喜歡上釣魚這件事,並且把釣魚這件事做好,做精,做細需要多總結經驗,多總結釣魚技巧,並將這這件事做到極致!下面就講講關於戶外垂釣需要必學的哪幾個技巧!

一、性情急躁,缺乏守窩的耐心

戶外釣魚本身就是一種修身養性的休閒活動,能夠使人保持身心愉悅,豐富生活的目的。有些釣魚人感覺老釣不上魚來,就多了一份缺憾,少了一份樂趣。因此,還是要千方百計地把魚釣上來,當然心態最重要!

還有一種釣魚人,性情急躁,缺乏足夠的耐心,不能及時的應對突如其來的變化,因此不僅要靠強化餌料的味道,同時更重要的是耐心守釣。切莫急於求成,糊裡糊塗釣魚,這樣就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釣餌對路很關鍵,色味型態把握好

垂釣中餌料能不能適應魚的胃口?能否使魚開口漂亮,這是決定魚量多少的最重要影響因素。

當然,特別是養魚人長期使和一種餌料顆粒喂魚,使魚養成了偏食,習慣的口味。因此釣魚人在坐釣之前必須對釣場進行細緻的了解,對口下餌,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當然,還有色、味、形的分析把握,將味型狀態做到最好!

三、魚的生存環境分析,同時進行及時調整

釣魚人都了解,很多受了驚嚇的魚在短期內是幾乎不吃餌。釣魚人必須及時了解:在近期內,塘主有沒有換過魚、有沒有灌過水、魚是不是剛放進去的等,導致魚受驚的因素。當然還有很多,比如岸邊的嘈雜聲、釣魚人的揚竿聲、中鉤之魚在水面的拍打聲、拋竿和提竿的竿影等,這些都是使魚受到驚嚇的。

四、水情魚情大環境變化,出門提前了解好

釣魚人另一個最重要的事情是氣候的突然變化,每天出釣前最應該了解的影響水溫的變化?氣候的溫差大不大?水溫的溫差大不大?有的地方在短期內形成較大溫差的水中,魚一下適應不了的,開口就很難,因此,出釣之前必須考慮到天氣變化對垂釣可能帶來的很不利因素,刮大風,下大雨的天氣不建議出釣,待天氣穩定後再出釣,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成績。

五、根據對象魚,提前準備好魚鉤線組大小

垂釣頭一天,需要想好自己要釣的對象魚,因此垂釣之前,對塘中之魚情要有最深入的了解,像魚的種類、魚體型的大小、魚塘的新老,以及季節的特徵等。因此,有魚也難釣上岸來。還有很多,老塘口,魚都被釣猾了,不僅警覺性相對較高,還很精明,如果用粗線、大鉤就很難釣上魚來,春季魚頭較小時和冬季釣鯽時,小鉤、細線才是最佳選擇。因此,必須根據魚情來決定釣組的配置,切不可:一鉤一線釣四季,一副釣組打到底。

六、飽食難開口,垂釣時間點很重要

許多的養魚專業戶,都能根據魚的需要,定時、足量放食。剛剛吃飽的魚沒了食慾,怎麼能釣上來呢?飽食之魚,起碼要等半天時間,才有進食的慾望,垂釣者必須掌握這個特點,適時下鉤。

七、打窩拋竿坐釣,三個字:定、穩、准

打窩聚魚,窩裡釣魚,窩中有魚,可是有的人就是釣不上來,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其一,就是餌料沒有投放到位,拋杆不准導致老是在釣點外圍打轉轉。這不是釣者故意所為,而是外力的作用和缺乏經驗所致,或者是釣魚釣的時間少,施釣過程中鉤餌受風力、風向的影響。當然還有人窩子打過以後你再進行二次打窩,不僅魚開口較少,而且窩點的準確方位搞不清了。

建議在開始打窩時,一定要做好:三點成一線的三個點定死、記清。要把釣位下一點和對岸的標的物鎖定,在這兩點間構成的一條「線」上定點打窩,做到三點一線。

八、泳層分不清,施釣空軍難阻擋

泳層:這是指的魚在一天的時間內會有不同的水層進行遊動,鯽魚就很明顯!

在同一個水體中,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魚的泳層都是不盡相同的。正常情況下:草魚、鯿魚、鰱魚、白條等都喜歡在水體的中上層活動;鯽魚、鯉魚等卻喜歡在水體的中下層活動、覓食。而隨著天氣和水情的變化,其泳層會有所改變。建議釣魚人應根據當時的氣候條件找准魚的泳層。

九、看清弄懂魚路,切莫著急打窩拋竿

魚在水中都喜歡尋找適合自己生存、覓食、嬉戲的環境集群活動,魚會經常遊動覓食的地方就是釣魚人所說的「魚路」。也稱"魚道"。如果找不著「魚路」,盲目打窩、下鉤,是不能馬上把魚釣上來的,尤其是冬季,更是需要如此。

十、浮標信號傳遞,抓口時機要得當

釣魚人在釣魚的時候,魚是否咬鉤,怎麼樣咬鉤,都是通過浮漂反映出來的。釣魚人常說:這個浮漂傳遞的信號很漂亮。這都是釣魚人憑浮漂的動作狀態進而決定提竿的最佳時機。很多釣友在釣魚的時候,魚種、氣候和食慾的差異性,都決定了魚的咬鉤動作在浮漂反應上的巨大差異。所以正確判斷不同魚種咬鉤的動作在浮漂上的不同反映,釣魚人要拿捏好,把握好提竿的時機,也是減少失誤多上魚的一個重要環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9262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