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搞清楚孕周是如何計算的,首先要明白孕齡和胎齡的區別!
孕齡,首先定義標準月經周期為28天,以此為前提,從末次月經為起點開始算。孕周滿40周(280天)為預產期。
胎齡,從精子卵子結合開始算,滿38周(266天)為預產期。
因此,孕齡的頭兩周,胚胎是還沒有出現的,這14天卵泡還在發育,還沒排卵,但是孕周的計算已經開始了。
孕齡和胎齡的計算,主要涉及幾個關鍵詞:末次月經日期、月經周期、卵泡期、排卵日、受精日、黃體期。
其中只有末次月經日期和月經周期是已知條件,黃體期通常是固定的14天,其他都要通過推算。而排卵日和受精日很接近,因此默認為同一時段。
月經周期有長有短,以末次月經日期計算孕周,來衡量胎兒年齡,實際上是粗略替代胎齡計算的方法。因為我們只能確切知道末次月經的日期,無法確切知道精子卵子結合的日期。國際慣例,計算孕周都是以末次月經開始計算,醫生通常都只描述孕齡,不描述胎齡,實際生活中,不要去跟醫生刨根問題,醫生會很煩的,而且沒有多少意義。
想刨根問題的朋友,往這裡看,自己琢磨可以,麻煩醫生地不要!
卵泡期=月經周期-黃體期=月經周期-14天
受精日≈排卵期=末次月經日期+卵泡期
定義正常規律月經周期為28天,我們核算孕周,都是以28天的月經周期為標準進行標準化的。
假設A女月經周期是28天,末次月經為2016年2月1日,其孕周計算起點就是2016年2月1日,280天後就是她的預產期,也就是2016年11月7日。其胎齡計算起點就是2016年2月1日+卵泡期=2016年2月1日+(月經周期-14天)=2016年2月1日+14天=2016年2月15日。
假設B女月經周期是35天,末次月經為2016年1月25日,這時候以末次月經日期計算孕周就不準確了,因為實際上其排卵日還是2016年2月15日。因為排卵日=末次月經日期+卵泡期=末次月經日期+(月經周期-黃體期)=2016年1月25日+(35-14)=2016年1月25日+21=2016年2月15日。這樣核算下來,B女的預產期還是2016年11月7日。
如果月經周期26~30天不等,有一兩天波動這種,就不要糾結了,何必為了這一兩天的差異去費腦經?(有強迫症的自己回家找個牆角蹲著慢慢想,別煩我,我也算不明白!)
為什麼臨床上只說孕齡,不說胎齡?
因為我們無法知道受精的具體日期,但是卻有辦法知道末次月經的具體日期。臨床上,醫生寫記錄,力求記錄最真實客觀的數據,末次月經日期,是真實客觀的,月經周期是真實客觀的。我們以末次月經日期計算,記錄上會寫「停經xxx周」,這樣信息才準確可考證。如果我們記錄「胎齡xxx周」,那胎齡核算的依據是什麼,是否值得信賴,無法考證!但是記錄清楚客觀的末次月經日期,我們可以在任何時候,根據這個時間去核算胎齡,因為這是第一手資料。
建卡的時候醫生寫的預產期,為什麼和住院部醫生說的預產期不一致?
預產期的計算,有個簡便方法,就是{月份+9(或者-3),日期+7} 。比如,末次月經是2月1日,月份+9=11月,日期+7=8日,預產期就是11月8日。這個算法是這麼來的,280天=3個月31天+6個月30天+7天=3*31+6*30+7天。顯然這個算法是不精確的,因為2月份28天,7月和8月連續兩個月都是31天,這個算法得出的預產期,和280天精確計算的預產期可能存在一到兩天的差異。不過這並不影響什麼,有個很簡單的辦法校正,因為40周是個整數,末次月經和預產期的星期應該是一樣的,比如末次月經是星期一,預產期肯定是星期一。那如果用{月份+9(或者-3),日期+7}推算出的預產期不是星期一,那實際的預產期就是和它距離最近的那個星期一。
比如,末次月經2016年2月1日星期一,用{月份+9(或者-3),日期+7}算的預產期是2016年11月8日星期二,顯然這個預產期不準確,一個是星期一,一個是星期二,那麼準確的預產期就是和2016年11月8日最接近的那個星期一,也就是2016年11月7日。不行可以自己掰手指頭數數,從2016年2月1日,到2016年11月7日,中間是不是剛好280天。
因此,對於月經周期很規律的人,無論你周期是28天還是40天,孕周核算都比較容易通過末次月經推斷準確,那麼月經紊亂的人怎麼辦呢?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查找答案吧!
作者:郭銘川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