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技巧:聊聊關於鉤距的那些事兒
昨天與大家一起分享了關於子線的長度問題,在談到釣鰱鱅時,簡單提到了鉤距,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聊關於鉤距的一些事兒。
首先個人認為鉤距的大小要取決於鉤號、目標魚種、魚情等幾個因素,下面咱們分來來說:
【鉤號】
這個很好理解,子線上的魚鉤大,自然也就要增加鉤距,鉤號小,就適當減小,一般來講,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鉤距約莫等於魚鉤長度的2倍(個人習慣)
【目標魚種】
原則:魚嘴小,則鉤距小,魚嘴大則反之。
鯽魚:鯽魚個體不大,鉤距適中即可,但它們喜歡成群結隊,為了增加雙飛的命中率,我一般會稍稍放到一些鉤距,選擇2.5倍鉤長。
鯉魚:此魚種一般都是與鯽魚一起作釣,因此我也常常選擇2.5倍鉤長。
鰱鱅:進食習慣比較特殊,一般都是釣浮,同時要求霧化度較高,因此鉤距可以放到鉤長的3到4倍,主要靠上鉤誘魚下鉤中魚。
青草:這兩種魚個體習慣都比較接近,鉤距上也沒特別的講究,2到3倍鉤長吧,釣浮時可適當調整一下。
【魚情】
在競技比賽中,如果魚情不錯,很多專業釣手都會通過加大鉤距來應對快魚(因本人玩競技較少,就不作過多解釋,以免誤導釣友)
鉤距的調整基本上就是以這三種情況作為參考因素,同時有一點要注意:在競技底釣時,不同的鉤距,會影響調漂效果,尤其是在更換不同鉤距的子線後,大家一定要注意調漂的準確性,野釣時就沒那麼多講究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