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魚鉤問題全面解析
一,鉤距問題1,鉤距與魚大小的關係魚越大鉤距越大,否則容易一口雙餌,最終可能斷主線;釣二三兩以下的鯽魚,一般一個鉤距就行了,往上魚越大,越加大鉤距;2,鉤距與釣底與釣浮的關係釣底鉤距偏小,釣浮偏大,比如:浮釣不大翹嘴的時候鉤距一般5cm,大翹嘴還得加大;3,鉤距與調釣目的搭配調高釣低時,浮漂浮力大,餌料稍懸起,甚至是一餌懸空一餌著地,此時如採用大鉤距,則兩餌的距離還是很近,呈上下排位關係,如採用小鉤距,兩餌緊挨著;調高釣高或者調低釣低,浮漂浮力小,一個餌球足以把釣目壓到位,另外一根稍長的子線基本不受力或微微受力,此時如採用大鉤距,則短線繃緊,長線鬆弛,雙鉤到底後距離很大,誘釣範圍廣,如此時採用粘麻團釣法,顆粒在底下的散落範圍很大,那根長子線會釣的很鈍;此時如果採用小鉤距,還是一樣的效果,只不過兩鉤距離小些,長子線那根的靈敏度要比大鉤距的那根長子線的靈敏度高點。4,鉤距與餌球大小的關係顯然,餌球越大,鉤距越大5,鉤距與子線長短的關係一般兩者無明顯關係,但是,如果子線很短,還採用大鉤距,那就有點不協調6,鉤距與子線粗細的關係子線越粗,鉤距越大7,鉤距與拉餌作釣的關係拉餌釣,鉤距應該適中,太小的鉤距肯定不行,容易兩鉤包在一個餌球裡面,太大啦,操作也不方便。其實,鉤距的確定主要取決於釣法、對象魚種等因素,看似小問題,實則差別大,要想釣的舒服稱心,還得好好注意。
二,魚鉤分類詳解
大型鉤:新關東、千又;
中型鉤:伊勢尼、小磯;
小型鉤:袖、丸世、伊豆
有刺:伊勢尼、伊豆、丸世、小磯;
無刺:袖、新關東
鉤尖外撇:丸世、千又、伊豆;
鉤尖內鉤:伊勢尼、小磯、千又
其他魚鉤如朝天鉤、海夕、秋田狐、神鯽、山女魚、海津等鉤型,不常用,不扯
魷魚鉤:多用于海水,針對魷魚專用,一般拖釣為主,採用拋、拖、逗、擺的釣法。它的引誘力強,上魚快。現在市面上的魷魚鉤可分為:獵人蝦、瑩光蝦、沉浮型、帶鉛型等。
鐵板鉤:在深海或近海拖釣、底釣釣法中,鐵板是作釣餌及鉛墜用。它的樣式五花八門,顏色以鮮艷為主。在水中的狀態能使海魚產生很大的吸引力,而它所用的三叉鉤有三個鉤尖,可使魚上鉤的潛力大增。適合的魚群有大眼金槍魚、青干、白卜、七點鰺等。
爆炸鉤:鉤子上面套有透明膠管,可防止鉤子纏繞.在紅色錦綸經強拉力下六枚魚鉤呈環形張開.中間的彈簧設計可快速上餌並可釣到各方位的魚種,大大增加了魚獲。適合淡水拋釣,可釣青魚、鯉魚、草魚、鯿魚、鯽魚,掛腥臭餌可釣鰱魚、鱅魚。
串鉤:在淡水、海水中都可以用,由五個以上魚鉤等距離系在子線上。一般分兩種系法:有一條子線上多個鉤和子線上的分支線系多個鉤。最下面有鉛墜或誘餌籠,可釣不同水層的魚類。。
朝天鉤:江南地區垂釣者喜用。在光鉤鉤柄處加上錫砣,鉤入水後,鉤尖與河底平行,不易被水草和淤泥所掩埋,魚易發現釣餌,吸釣方便,上鉤率高。
三,台釣魚鉤選用
由於採用表格的編輯方式更好,所以,以電腦截圖的方式上傳。如上圖三所示。
四,串鉤海竿釣浮釣法圖解,如四五圖所示,可用來釣翹嘴,白條,草原等魚種,避免傳統串鉤釣底容易掛底丟失鉛墜的麻煩。
五,市面常見新型創意魚鉤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88026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