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你看到這篇文章時,先環顧一下你的居室,如果你不在家,請回想一下你離開家時房間的樣子。地板上有沒有積滿灰塵,沙發上是否堆積如山,衣櫃里是否凌亂不堪,廚房是不是油漬斑駁……
如果是這樣,那麼你的人生可能危機四伏。這絕非危言聳聽,哈佛商學院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一個現象:幸福感強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環境十分乾淨整潔;而不幸的人們,通常生活在凌亂骯髒中。於是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你所居住的房間正是你自身的折射,你的人生其實就像你的房間。」
打掃房間就是清理心靈垃圾的過程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打掃的過程,就是處理、選擇、捨棄的過程,是你與環境的互動,整潔的環境會彰顯你的邏輯性和條理性。
當你有煩心事和情緒時,不妨來整理房間吧!外在的環境是內在的投射,那些髒亂臭代表的是內在的負能量及情緒堆積。一周一小清理、一月一大清理,讓環境變清爽,人住著自然舒適,幸福感將會增加,而這種幸福感增加或許會給你帶來成功。
心靈垃圾的堵塞致使愛和感恩無法流動
家就像電腦手機一樣,如果東西塞的太滿,就會導致家裡的能量非常糟糕,無法正常運作,更不可能帶來美好的感覺,所以當你抽出時間,將那些多餘的東西清理掉之後,你將會感覺到前所未有的愉悅。不斷清理家,你內在堵塞的地方,就會越來越通暢了,順溜了,輕鬆了,愛和感恩就流進來了。
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整理呢?就讓我們來看看《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的作者近藤麻理惠是如何整理的。

整理,從丟棄開始
整理大致上只有兩件事:「判斷物品是否要丟掉」和「決定物品的定位」。由於需要完整地掌握物品的數量,逐個去判斷並決定定位。所以整理要打破慣常的以房間為單位的整理順序變為按照物品的品種來進行。
將全部物品找出來放在地板上,從衣服、書籍、文件、小東西、紀念物的順序,只留下怦然心動的物品,才會對自己更加了解,也對今後收集東西更加謹慎。然後剩下的可能只有二成的讓你心動的東西,你再給每一件都找一個「永遠的家」(固定擺放的地方),物歸原位,就不需要再煩惱整理了。

「直立」是收納的精髓
收納用品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方正透明的收納盒即可,這樣既便於安放,也便於查找物品。衣物方面大衣、羽絨服、西裝等適合弔掛,其他衣物則可以採取疊放的方式,可以節省更大空間。書中傳授了一種直立式收納,將抽屜中收納的物品一一直立放起來。這樣我們更直觀地看到某一樣東西,便於查找;而當我們往抽屜中添加一樣東西時,我們就會看到剩餘空間在減少,為了使空間不再變得滿噹噹,對家中新物品的增加也會進行控制。
整理的要義,就是要把身邊的環境稍微整理得舒適些,增加每天心動的感覺,在心動物品的圍繞下,生活就能變得幸福。同時整理需要一口氣完成,如果分次進行,很可能會消磨掉你的激情。
如果把房間比作一個人的身體,那麼做收納整理的過程就是在為這個身體進行排毒,只有排除了大量的毒素之後,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輕鬆。整理收納,為房間排毒,也是為心靈排毒。能和物品處理好關係的人,是溫暖而有力量的。
整合自網絡
本文來源:問健康畫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86821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