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年,他帶著 400 元到深圳,
出了車站,身上僅剩 10 元。
他一度流落街頭,以撿廢銅爛鐵為生。
然而,2015 年的他,
已經身價超過 612 億,
排名世界富豪榜第 125 名。
他是誰,又是怎麼做到的呢?
趕緊接下去看看吧…
不甘平庸的農村小伙
1970 年,王文銀出身於安徽省河灣村,
從小家境貧寒的他,
發誓要做出一番事業,出人頭地。
1990 年,剛大學畢業的他,
被分配到上海工作,
每個月薪水有近 400 元。
然而,朝九晚五的生活讓他看不到出頭之日。
1992 年,22 歲的他選擇到深圳,
這裡是創業者的天堂。
當時,他的行李只有一個牛仔包,
包里就裝著衣服和一個夢。
身上揣著 400 塊錢,
到了深圳就剩下了 10 元!
10 塊錢,王文銀花了三天。
沒地方住,就睡在水泥管子裡。
被開除的工廠員工
幸運的是,他找到一份在燈泡廠的工作,
月薪 3000,手下有 800 個女工。
當時,用於燈泡的鎢絲極細,
需要女工壓接到燈泡里去,
很多人眼睛勞累流血。
王文銀因此帶領工人罷工,
結果這些參與者全被老闆開除。
王文銀只好將自己的薪水分給眾人。
他一度流落街頭,
和工友們撿拾廢銅爛鐵為生。
最牛倉庫管理員,賺得 500 萬
一個星期後,
他進入了一家港資企業當倉庫保管員。
他租了間 3 平米的小屋,
一天下雨,他一覺醒來時,
雨水已經淹沒了床腳。
好好的白領不做,
卻要到深圳受這份苦,
很多人都不理解他。
然而,僅僅 1 個月,
他便表現出了令人吃驚的天分。
管理倉庫,要和各種物料打交道。
他所在工廠有幾千種纜線、插頭、連接件,
他竟然把這些物料編碼全都記在了腦子裡。
不需要查閱資料,
幾千個物料編碼張口就來,
王文銀成了香港總部和製造部門最受歡迎的倉庫保管員。
「像高考一樣,用心去記,一周就記住了。 」
王文銀說得很輕鬆。
僅僅 1 年時間,
他就從最底層的倉庫管理員,
升到工廠的總經理助理,連升七級!
接下來 2 年,
他從總經理助理到營業部主管、廠長、副總經理、總經理,
他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500 萬。
睡車間的工廠老闆
1997 年,王文銀投資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企業:
深圳攜威電源線廠。
三年的企業經驗,加上對行業的熟悉,
讓他很有信心做出一番事業。
工廠開工,
王文銀和工人一起加班, 晚上就一起睡在車間。
第一個月,工廠就做到盈利;
僅用 3 個月時間,
工廠由月銷售額 200 萬元增加到 1000 萬元,
達到規模化經營。
宣稱倒閉,測試供應商
接下來的發展較順利,
幾乎每年都增加一個新工廠。
他開始深入研究很多企業成敗的經驗,
並將許多企業家失敗的總結貼在自家的牆上。
最後的結論是:
大部分企業是敗在合作夥伴手中。
為了甄別哪些合作廠商可以長期合作、患難與共,
王文銀向外界宣稱:「下屬的一個工廠將要倒閉了。」
當時這工廠大約欠供應商 5000 萬元貨款。
其實他已經準備了將近一億的資金準備還這些貨款。
消息傳出後,各個供貨商表現不一。
有的立馬翻臉不認人,上門逼債,喊打喊殺,
大有不還錢就要你玩完的架勢。
而有些人就說:「你欠的貨款可以等你有錢的時候再還。」
最後,不逼債的供應商大多成為了他的戰略合作夥伴。
賺大錢要把握趨勢
在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之後,
王文銀開始研究全球經濟危機的規律,
他認為「賺大錢一定要把握住全球的趨勢和格局」。
2005 年,因為安徽銅陵一個銅線杆項目在深圳招商,
王文銀偶然進入銅產業。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時,
銅價跌到 2 萬多元,
他果斷買入十幾萬噸的現貨和 30 萬噸的期貨。
最終,他以 4~8 萬元一噸的價格出手,獲利豐厚。
2014 年,福布斯排名中,王文銀身價達 612 億。
2015 年,王文銀名列胡潤中國百富榜第 27 位,
身價超過京東集團劉強東。
他憑藉著衝勁跟拼勁勇往直前, 從流落街頭到身價數億, 這種精神十分令人佩服啊~ 把好故事"分享"給家人朋友吧~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