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馬桶,蓋?還是不蓋?
最近,網路上又有人在討論這個話題。
有人擔心不蓋上馬桶蓋,沖水時會把髒東西也帶到廁所裡汙染環境。
更有甚者說「很多人沖馬桶的時候只是簡單的按一下按水閘沖一下了事,不會想到要蓋蓋子,殊不知,也許就在你沖馬桶的時候可能會有很多細菌飛到你的嘴裡」。
不過,日前有記者進行實驗,真相是這樣的……
準備——
為了能夠清晰地看到馬桶在沖水過程中是否會有水花飛濺的情況,記者在市場上購買了熒光素鈉以及一個小型的紫外線燈。
將適量熒光素鈉放入清水中後,熒光素鈉開始迅速溶解,清水的顏色已經變為深黃色。
記者將熒光素鈉的溶液噴灑在水池當中以紫外線燈進行照射時可以發現,即便是非常小的水滴,在燈光下也會發出醒目的熒光黃色。
在馬桶方面,記者分別以家庭當中非常普遍的虹吸式抽水馬桶和舊式的沖水式馬桶進行比對。


與此同時,為了方便觀察水花的噴濺效果,記者還準備了一張報紙,來模擬馬桶蓋。
1.抽水馬桶(虹吸式)——
記者將勾兌好的熒光素鈉溶劑倒入抽水馬桶的水箱,並將馬桶蓋維持在打開的狀態。在紫外線燈的光亮下,能夠清晰地看到水流在馬桶內形成漩渦。
▼正常抽水時,水呈螺旋狀被抽走
記者觀察,此時除了聚集在馬桶底部的積水仍然在發亮外,馬桶圈的內壁以及四周地面上,都沒有出現閃光點。
之後,記者將馬桶蓋放下,用準備好的報紙隔在馬桶蓋和座圈之間,以觀察在沖水後馬桶蓋上是否會有液體殘留。
當沖水結束後,報紙上沒有出現任何沾染水漬的痕跡,通過紫外線燈照射也沒有!發!現!閃!光!
2.沖水馬桶(直沖式)——
相比於抽水馬桶的虹吸作用,較為古老的沖水馬桶主要是靠巨大的水流壓力進行沖洗。
在開蓋沖水的情況下,記者發現沖水馬桶也不會有水花外濺。
但在蓋上馬桶蓋沖水時,平鋪在馬桶座圈上的報紙上卻出現了不少水滴浸濕的痕跡。
為了進一步查看水花上濺的情況,記者在之後的幾次試驗過程中,提升報紙的高度。
在距離馬桶座圈10釐米的高度上,報紙的濕潤情況顯然有所減弱,約有5、6滴小水珠。
再提高5釐米後,便不再出現有液體附著的情況。
結論——抽水馬桶不會向外濺射水花
由此可見,古老的沖水馬桶在沖水時,上方一定區域內的確並不絕對「安全」,建議有馬桶蓋遮蔽。
但虹吸式抽水馬桶在沖水過程中則明顯比較穩定,不會有水花上揚或者飛濺的情況出現。
水管,沒有上揚。
如果是在蓋上馬桶蓋沖水,馬桶蓋阻隔了馬桶上方的大部分空氣,導致虹吸過程氣流吸入的力量受阻,反而會使更多的細菌和微生物留存在空氣當中。
因此,抽水馬桶在沖水時,開蓋要比不開蓋更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69178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