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坑爹的題目-女友和媽落水先救誰?終於有答案了!!

hahaha| 2015-09-28| 檢舉

遇到緊急情況到底是先救媽還是救女友這個難題終於要有答案了。

9月21日,2015年國家司法考試真題公布,試卷二中出現了令廣大男性頭痛的「千古難題」:「先救女友還是先救母親?」

試卷中該題出現在多項選擇中,「關於不作為犯罪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其中的C選項為「甲在火災之際,能救出母親,但為救出女友而未救出母親。如無排除犯罪的事由,甲構成不作為犯罪」。

C選項是否正確,還有待最終的正確答案,各路法學專家也紛紛給出不同學術見解。

不救母親不犯罪,但父親會不開心

廣州日報記者就該題採訪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院長、刑法學教授徐松林,徐松林認為,該試題中,甲為救女友而沒救母親不構成不作為犯罪,因為判定是否構成不作為犯罪,首先要看當事人是否有作為的義務,法律規定對近親屬包括母親在內有救助義務,但是法律未規定當近親屬和其他的人同時遇到危險的情況下一定要救近親屬。

徐松林指出,生命權都是平等的,在兩者只能選其一的情況下,不管選擇救誰都會造成另一個危害結果的發生,所以不會因為救了女友或者是路人而沒有救近親屬就構成不作為的犯罪。

依照徐松林的解釋,救女友而不救母親並不構成犯罪,但即便如此,在現實生活中,不救母親也會引發別的問題。

但法學界也有觀點認為試題中某甲「救女友而沒救母親」的行為構成不作為犯罪,要「先救母親」。

先救母親?女友只好讓隔壁老王來救

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副教授、中國刑法研究所副所長彭新林,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關於該題C選項的採訪時說,甲對他母親有法律上的救助義務,也有能力救助,而甲對女友只有道義上而沒有法律上的救助義務。所以如果先救其母,女友死亡的,不構成犯罪,反之,如果先救女友而母親死亡的,構成不作為犯罪。

北京市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刑事部主任丁一元也向記者表示,甲對母親有贍養義務,不救則涉嫌遺棄罪,而對女友沒有法律上的救助義務。

與出現在2015年司法考試中的「千古難題」類似,2012年網上瘋傳的《2013年司法考試助考小知識之刑法》也有相關題型,法學界人士對此解釋卻不同。

據《揚子晚報》2012年12月8日報道,這道題是這樣的:梅仁興的老媽和其女友同時掉入河中,他救助了女友而沒有救助其老媽,結果老媽溺亡,梅仁興構成何罪? 標準答案是構成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

《揚子晚報》記者調查發現該題只是某輔導機構的習題,法學界人士向記者表示該題很牽強,標準答案也不正確。

記者採訪江蘇熙典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羅利軍,其分析認為女友和母親同時落水,男子既可以選擇救女友,也可以選擇救母親,先救誰一般視現場情況而定,比如離誰近先救誰,或者誰更危險先救誰。

廣東仁人律師事務所律師蔣一凡認為不作為犯罪必須以行為人負有特定義務為前提,但負有義務最終沒做到,並不代表構成犯罪,也有可能是難度太大或能力不濟。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有兩個要件,一是沒有救助,二是有置母親於死地的動機。

有趣的是,記者還採訪了一位參與過司法考試出題的南京某高校法學院教授(應司考中心要求隱去姓名),他認為司法考試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漏洞百出的題目,如果非要拿「落水題」來考察「不純正不作為犯罪」,至少應交代女友、母親的落水位置,梅仁興是怎麼下水救的,救完女友後發生了什麼,等等。

「落水題」被稱為漏洞百出,不現實,但現實生活中偏偏會有這樣的「落水難題」。

早日公布正確答案,造福廣大男性

之所以「先救女友還是先救母親」成為千古難題,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女生對感情的不信任,缺乏安全感,所以模擬出一個極端的場景,「逼迫」自己的男友證明到底愛得有多深,甚至希望男友能回答先救自己,以此顯示出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分量。

極客君認為,這個問題本就是個「偽命題」,立場不同,回答也就不同,救母親天經地義,救女友也是情理之中,因為立場的原因,這個「偽命題」變成了「千古難題」,害慘了許多男生。

現實生活中的落水難題遠非簡單的先救誰的問題,要考慮到現場的各種情況,這個「千古難題」,也絕不是司法考試中的條款可以解釋、回答。

針對2015年國家司法考試中出現的「千古難題」,先救女友還是先救母親,法學界人士觀點尚且不一,圍觀群眾只好期待國家早日公布正確答案,以後,面對女友、老婆的此類質問,廣大男性同胞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是國家讓我這麼做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62357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