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要做到這四點哦
1.大豐收季節多吃清涼瓜果
秋季,肺喜潤惡燥,因此飲食養生當注重「清」、「潤」二字。
秋季正是大量瓜果收成之時,品種多樣的時蔬水果應時上市。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治未病中心專家成傑輝建議,「清涼潤燥宜多吃黃瓜、西紅柿、胡蘿蔔、蓮藕、馬蹄、葡萄、梨、柿子、柑橘、甘蔗等甘潤多汁的瓜果,除了能補足機體缺失的水分以外,亦富含各種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實在是大自然賜予人們的禮物」。
此外,日常飲食應當戒除辛燥,食用麻辣、燒烤、煎炸等食品容易上火,損傷陰液,易加重秋燥症狀,應當儘量避免。
2.三類人不要盲目「秋凍」
「一場秋雨一場寒」,隨著雨水降臨各地氣溫會明顯下降,專家建議大家隨身攜帶輕薄外套,空調環境亦宜添衣防寒。古人提倡「衣加損,視氣候,一日數變」,「急脫急著,勝似補藥」,順應氣候變化而適寒溫才真正符合養生的理念。
成傑輝提醒,「春捂秋凍」是有條件的,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青壯年人或素體健康少病之人可適當「秋凍」以增強體質,老人、小孩及體弱多病之人則不適宜。尤其素有慢性胃腸疾病、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心腦血管病等疾病的患者,遇寒容易發病或加重病情,應當時常注意禦寒保暖,切忌盲目「秋凍」。
3.跳廣場舞的最好季節來了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經過炎炎夏日的炙烤和能量消耗,隨著處暑到來,暑熱漸退,人體的生理機能開始進入周期性休整階段,此時容易產生一種莫名的疲憊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秋乏」。秋乏是季節更替帶來的自然生理現象,因各人的身體情況不同,症狀也可輕重不一。只要作出適當的活動調整,則可緩解秋乏症狀。
處暑時期早晚天氣漸趨涼爽,此時適當進行戶外活動,如廣場舞、太極拳、八段錦、慢跑、打球等運動可鍛鍊身體,增強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能起到有效緩解秋乏的作用。學生及辦公室一族不宜長時間伏案而坐,工作學習時間久了,站起身來到室外走走,呼吸新鮮空氣,多動動脖子、伸伸懶腰,多做擴胸、壓腿等拉伸動作,能舒緩肌肉韌帶緊張,減輕肩頸及腰腿疲勞,同樣能緩解機體睏乏症狀。
但需要注意的是,秋主收降,此時運動強度不宜過劇,適當鍛鍊能增強機體的應激能力,保持良好的功能狀態,能有效緩解秋乏症狀。但若運動過度,能量消耗過大,反而會增加身體耗損,加重睏倦疲勞感覺。
4.多睡一小時記得熱水泡腳
人的一生中,有1/3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睡眠具有消除疲勞、恢復精力、促進生長發育、延緩衰老、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因而順應時間變化,掌握睡眠規律和方法,是科學養生保健必不可少的一條。
成傑輝指出,夏天晝長夜短,隨著處暑來臨,暑氣漸漸退去,早晚的氣溫相對涼爽,應調整睡眠時間,改變夏日夜臥早起的習慣,適當早臥以應秋氣,提倡處暑過後睡眠時間應比夏夜「多一個小時」。對於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容易出現難寐易醒等睡眠問題,更應尋求適宜的方法爭取提高睡眠質量。
夜晚睡前可用熱水泡腳,能起到潛陽納氣、促進睡眠的效果。泡腳後若再進行足底的湧泉穴按摩,更能潛陽助眠、補腎益精、健體延年。另外,俗語有云「先睡心,後睡眼」,睡前不宜觀看恐怖、懸疑、暴力等視頻,不宜嬉笑打鬧,應當營造恬靜安怡的睡眠環境,保持心境平靜,心靜則神安,神安則精藏,才會有高的睡眠質量。
處暑五款美味請收下
處暑節氣,民間有吃鴨子的習俗,做法也五花八門,處暑這天,老北京人都會去買處暑百合鴨等,而江蘇地區,做好鴨子菜,首先要端一碗送給鄰居,叫做「處暑送鴨,無病各家」。今天的食療方中,頭條君先來介紹兩款美味鴨子的做法,再附上三款滋陰潤肺的湯水,形色味自然都是極好的。
沙參百合老鴨湯
【材料】北沙參、百合、麥冬各30克,老鴨肉500克,陳皮5克,生薑2片。
【製法】以上食材洗凈後,一同入煲,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轉成小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益胃生津、滋陰潤燥。適合皮膚及口鼻黏膜乾燥、大便乾結之人。
紅燒鴨子
【材料】材料:鴨肉 姜 料酒 鹽 白糖 生抽
【製法】做法:鍋內倒入水加幾片姜,煮沸;放入鴨子,燙熟,然後砍成塊;鍋內放少許油,翻炒鴨子;炒成變色了之後,它本身會出很多水,蓋蓋子燜干水;放點料酒下去,放鹽、白糖、生抽。
【功效】養胃生津、清熱健脾
川貝銀耳鷓鴣湯
【材料】鷓鴣300克、川貝、南杏各15克,銀耳30克,蜜棗2枚。
【製法】鷓鴣宰殺後洗凈切塊,其餘食材洗凈後一同放入煲中,加水適量,大火煮開後,小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滋陰潤燥、化痰止咳。適合陰虛肺燥或溫燥傷肺、咳嗽有痰之人。
白果腐竹糖水
【材料】白果75克,腐竹40克,雞蛋2個,冰糖適量。
【製法】白果去殼,放入鍋中加水煮開,撈出去衣去芯。腐竹用水泡開後切段,雞蛋打散備用。將白果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煲30分鐘,加入腐竹,再煮15分鐘,倒入雞蛋,最後加入冰糖調味。
【功效】滋陰養顏、清熱潤燥。適合陰液偏虛或兼有肺熱陰傷、肺燥乾咳之人。
雪梨馬蹄椰汁露
【材料】雪梨100克,馬蹄100克,椰漿350ml,冰糖適量。
【製法】雪梨和馬蹄洗凈後去皮切粒,放入鍋中,倒入椰漿和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改中火煮5分鐘,最後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清肺潤燥、甘涼生津。適合肺燥陰虛、咽干口渴之人。
四位秋季養生將軍登場
民以食為天,但是每種食材都有自己的「脾氣」呢,如何將其發揮的淋漓盡致、為我所用,就需要各位知己知彼才行咯,今天推薦的4位食材無疑是最適合秋季噠。
絲瓜
絲瓜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及維生素B1、維生素C,還有皂甙、植物粘液、木糖膠、絲瓜苦味質、瓜氨酸等。中醫認為絲瓜味甘性平,有清暑涼血、解毒通便、祛風化痰、潤肌美容、通經絡、行血脈、下乳汁等功效。
絲瓜汁有「美容水」之譽,它能增白皮膚、消除斑塊,使皮膚潔白、細嫩。將生長的絲瓜藤割斷,流出的液汁即絲瓜汁。每日可用紗布蘸絲瓜水塗搽臉或肌膚,也可以將絲瓜直接絞汁,調入適量蜂蜜或甘油搽。絲瓜汁還有清熱利咽止咳化痰之功。
絲瓜可用作炒菜、做湯、還可榨汁。
南瓜
南瓜含有維生素和果膠,有解毒和保護胃粘膜的功效。同時,南瓜中豐富的鈷,鈷能促進造血功能,並參與人體內維生素B12的合成,是人體胰島細胞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對防治糖尿病、降低血糖有特殊的療效。
南瓜富含鋅,有益皮膚和指甲健康,其中抗氧化劑β胡蘿蔔素具有護眼、護心和抗癌功效。
南瓜可以煮粥、燉湯、做餡、做餅,外國人常做成南瓜派。
冬瓜
冬瓜含有較多的蛋白質、糖類及少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素。冬瓜是瓜菜中唯一不含脂肪的瓜菜,並富含丙醇二酸成分,能抑製糖類物質轉化為脂肪成分,又因有較強的利尿作用,可增加減肥效果,故冬瓜又有「減肥瓜」之稱。
冬瓜肉可煮湯、炒菜,亦可加糖腌製成果脯,冬瓜籽也可處理後食用。
西葫蘆
西葫蘆含有較多維生素C、葡萄糖等其他營養物質,尤其是鈣的含量極高。它能增強免疫力,發揮抗病毒和腫瘤的作用;能促進人體內胰島素的分泌,可有效地防治糖尿病。
中醫認為其有清熱利尿、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消腫散結等療效。
西葫蘆高溫加熱後能釋放出丙烯醯胺,有致癌作用,因此不適合高溫長時間炒。
西葫蘆在北方常用作餡料,包成餃子、包子、餡餅,也可炒食。北京人最愛吃的糊塌子,就是把西葫蘆絲麵糊倒在鍋里煎成的軟餅。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