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起來!天津塘沽爆炸 關鍵時刻我們可以這樣救人救己......

Hannah ...| 2015-08-18| 檢舉

事件回顧:

8 月 12 日晚 11 時許,天津市塘沽開發區一帶發生爆炸事故,現場火光沖天。據央視新聞消息稱第五大街與躍進路交叉口一處貨櫃碼頭髮生爆炸,爆炸物品是貨櫃內的易燃易爆物品。具體原因和情況有待進一步調查,從網友發布的視頻來看,現場升起巨大蘑菇雲。

積水潭醫院燒傷整形科主任醫師副教授陳欣介紹:

現場急救的首要任務就是要立即脫離致傷源,最大限度地阻斷致傷源對組織機體的進一步損害。應迅速脫去燃燒的衣服,或就地打滾壓滅火焰,或用就近的水源滅火,或用不易燃燒的衣被鋪蓋滅火。

切忌奔跑呼救,以避免加重頭面部和呼吸道損傷。

我國台灣在燒燙傷急救上提出 了「沖、脫、泡、蓋、送」五字原則, 「沖」就是燒燙傷後的即時沖淋降溫,「脫」就是除去燃燒後或浸滿熱液的衣物,「泡」指的就是冷療,「蓋」是指創面的覆蓋,「送」表示妥善的轉送醫院。

那麼遇到這種情況下如何自救或急救呢?

外傷出血

首先,保持鎮靜,迅速脫離危險,防止再次受傷,傷者應躺下或者坐下來休息,並馬上檢查傷在何處。

其次,抬高傷口,讓受傷區域高過心臟水平,可以減少血液的流出。如果傷口弄髒可以拿乾淨的冷水或溫水請輕輕沖洗,也可以拿瓶裝水沖洗。

第三,壓迫止血。

上圖為壓迫止血位點,學習一下,有備無患。

一般小動脈和靜脈出血可用加壓包紮止血法。較大的動脈出血,應用止血帶止血。在緊急情況下,須先用壓迫法止血,然後再根據出血情況改用其它止血法。

頭面部傷口因血管豐富而出血較多,經切實有效的按壓,大多能馬上止血;

頸部大血管損傷最兇險,常危及大腦供血,空氣易進入人心、腦出血量大,應立即搶救,關閉傷口,控制出血,急送手術室;

胸背部傷口因胸腔內負壓,容易造成血氣胸,要儘快關閉傷口,防止氣體進入胸腔,同時控制出血,急送醫院;

腰腹部傷口要防止出血、體液丟失和內臟遭污染,可用手掌大面積按住傷口急送醫院;

四肢傷口常損傷皮下較粗血管,導致出血量大,按壓傷口多能控制出血,然後送醫院處理。

眼外傷

最常見的眼外傷就是異物進入眼內。許多人此時因強烈的異物感而揉眼,這樣做是不對的,有可能造成異物陷入角膜,形成角膜異物,更難取出。而此時頻繁眨眼,多能將異物驅趕至內眼角(內眥),這時再擦拭眼角就可以取出異物了。

穿入眼內的異物不能隨意拔出,而濺入眼球內的小異物(如、鐵屑等),最好能提供樣品給醫生,以方便異物的取出。

當懷疑有眼球破裂時,非專科醫生,不要試圖打開傷眼的眼皮(眼瞼)查看。此時即使眼皮傷口流血不止,也不能為止血而壓迫眼球,否則會造成眼內容物溢出,使視力無法挽回。應當用乾淨的毛巾或衣物遮擋傷處,迅速到眼科就診。另外,有皮膚及眼組織破裂的,不要忘了在24小時之內打破傷風針(破傷風抗黴素)。

斷肢

遇到斷肢或斷手指時,既要保護好創面,更要將斷肢冷藏好,及時地送到醫院,儘量為斷肢再植成功創造條件。

正確的作法是:用消毒過的紗布(或乾淨紗布)將斷肢、斷指包好,放進無漏洞的塑料或橡皮口袋中,緊扎袋口,周圍再敷以冰塊冷凍。

千萬不要在斷肢上面塗擦消毒液或把斷肢浸夜酒精或其他消毒液中,這樣做使組織細胞凝固、變質,失去再植的機會,結果事與願違。

將斷肢、指泡在各種高滲或低滲的溶液中同樣也是錯誤的,前者使細胞癟縮,後者使細胞破裂。因此,我們一定要冷靜地按著上述正確的方法,將斷肢冷藏好,並以最決的速度送往醫院。

嚴重燙傷

1. 如貼身衣服與傷口粘在一起時,切勿強行撕脫,以免使傷口加重 ,可以用冷水沖淋後用剪刀先剪開,然後慢慢將衣服脫去 。

2. 將受傷的肢體浸於冷水中至少 1 5 分鐘,可起到降溫、止痛和消腫的作用。但切忌將大面積深度燒傷浸入冷水中,以免引起體溫和血壓急劇降低,造成休克。

3. 傷者有口渴時可予以口服少量淡鹽水 。

4.注意觀察傷者是否有休克表現(呼吸,咳嗽或運動),如果傷者呼吸或心跳停止,應緊急實施心肺復甦。

5. 抬高燒傷肢體,儘可能高於心髒水平。

6. 覆蓋燒傷創面,可以使用消毒紗布,可用消毒餐巾代替,然後進行初步包紮,對防止感染有益。

7. 傷者疼痛劇烈時,如有條件可給予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或對乙醯氨基酚等鎮靜止痛 。

8.對呼吸道燒傷者 ,特別要注意保持傷者呼吸道通暢。

9.如傷者有大出血,窒息,開放性骨折 、氣 胸等,先要迅速進行針對性搶救,或送就近醫院就治。

特別提醒,如果是手燒傷,降溫的同時一定要把戒指之類的配飾取下來,否則腫大後可能造成手指壞死。

輕微燙傷

1. 清洗,冷卻:

可以拿乾淨的冷水或溫水請輕輕沖洗,也可以拿瓶裝水沖洗。將受傷的肢體浸於冷水或用包裹冰塊的毛巾等進行冷敷(不可將冰塊直接敷在創面上)10 到 15 分鐘或至創面不感疼痛或疼痛顯著減輕為止。

2. 保護水泡:

不宜使用棉或其他可與患處開放性傷口發生粘黏的敷料,且覆蓋不宜過緊。用無菌紗布覆蓋可以保持傷口清潔,減少疼痛,保護皮膚水泡。

3. 止痛處理:

傷者疼痛劇烈時,如有條件可給予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或對乙醯氨基酚等鎮靜止痛 。

淺度燒傷一般無需進一步處理即可痊癒。

4. 預防感染:

要注意觀察創面是否有感染的跡象,如果創面疼痛加劇,發紅,發熱,腫脹或滲出,就要儘快就醫。

注意:

a. 不要自行擠壓患處、撕破水皰,以免引起創面感染。

b. 不要用紅汞、碘酒、蛋清、黃油或其他未經醫生同意的藥物塗抹患處,掩蓋創面的傷情 ,使醫生無法正確判斷,同時易引起感染;

c. 不要直接使用冰塊冷敷創面! 直接把冰塊放在創面處可因溫度急劇降低造成創面的進一步損傷;

若受傷較重,或傷及手,腳,臉,腹股溝,臀部或主要關節等部位,須按深度燒傷處理並要緊急就醫。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52596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