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看到很多賭場跨海徵才,台灣一窩蜂的人才出走潮
其中對於高薪熱門的賭場工作更為搶手,究竟荷官做些什麼,我們就集結網路各位前輩大大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在澳門的娛樂場裡,與得意或失意的賭客相映的,是每張賭檯後身著禮服的發牌員,又稱「莊荷」,是指在賭場內負責發牌、殺(收回客人輸掉籌碼)賠(賠彩)的工作者。不管檯面上多麼風雲變幻,他們永遠笑容可掬,用極少的言語和熟練的手勢「決定」著顧客荷包的大小,因此又被稱「荷官」。荷官這個職業,對許多人來說,充滿神祕感;而這種神祕感,卻是源自對賭場的不熟悉,以及過多的想像與憧憬。
其中大多數是女荷官,荷官的工作看似容易,實際上卻很需要靠好眼力,但薪水同樣吸引人;一般賭場培訓新人約五個月時間,其中一個月為語言訓練,四個月則為技術課。所有賭場都是24小時營業,所以荷官上班採取三天一班,一週一個輪回,每日都要上不同時段班的制度,這樣看起來很辛苦,但「荷官」的收入還是頗吸引力的,荷官的收入主要分兩部分,底薪和賭客給的小費。
荷官最辛苦之處在於要計算複雜的賠率,還要應付各式各樣的客人,面對24小時營業的賭場,要配合經常性的輪班與待在吸菸區工作。就算全世界都規定公共區域禁止抽菸,仍會有一個地方例外,那就是賭場。許多賭場在徵人合約上都會清楚寫明需可接受在吸菸區工作,但賭場所謂的吸菸區與一般人認知的吸菸區還是有很大的落差,當一張桌子,有五六個客人同時吸菸,那可真是霧裡看花,瞬間會有種自己被客人當成神在拜,快要升天的感覺。尤其在吸菸區內內,客人幾乎人手一支煙,香火鼎盛的程度比起龍山寺毫不遜色,再加上密閉式的空調,許多荷官在吸菸區待上一天就支氣管發炎,體弱一點的,一個小感冒拖上幾天都好不了。
淺談工作前景:一入賭場深似海
先看看澳門的「荷官世代」現象,正因為荷官工作內容制式化,學歷上不太要求,如果國中畢業就能進入賭場,輕鬆工作賺取高薪,誰還要花時間在學校呢?因為如此,造成澳門荷官的學歷素質偏低,一個沒有其他專長或是好學歷的荷官,也許能夠在賭場裡賺取還不錯的薪金,但,也就只有這樣了,沒有升遷,薪水夠餬口,出去也找不到更好的。
而賭場裡的主管們,隨便挑一個都可能有十年以上資歷,再高層一點的,二十年、三十年都不稀奇。這說明了一個現象,他們都是一出社會就踏入賭場,至今未離開過,他們的職位是靠資歷累積而來。但可不是做得越久,升得越高,做了二十年還在當supervisor的,大有人在。尤其是在員工千人以上的大型賭場,有好的學歷和工作表現,不一定足夠,要如何讓上司注意到,並提拔你,才是加官晉爵的竅門。所以不喜歡搞人際關係那一套的,十分不建議進賭場工作,否則不但自己做得悶,還很可能被別人氣死。
但若是個性能屈能伸、八面玲瓏,向上管理又做得好,這一行可說是如魚得水。職位的取得,本來就存在許多黑暗面,一般職場是如此,賭場更甚。一個人不論是靠金錢、尊嚴、肉體,來得到他想要的,那都是他的本事,如果我不想靠其他方式再努力,也不屑學他,那麼我便沒有立場批判,因為這就是賭場的生態。
賭場,從另一方面來看,可以說是一個適合長久待下去的地方。
公司會倒,銀行會倒,只有賭場不會倒,許多國家甚至要靠賭場來挽救蕭條經濟及過高失業率。所以,賭場對於有在地優勢的員工來說,是一個鐵飯碗。在賭場裡,薪水每年也都會微調,若是肯努力,再加上一點運氣,年資可以換得的,是越來越高的職位和薪水,所以待得越久,越捨不得,也越沒有勇氣離開,當然,也沒有必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210238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