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年又要到了,許多人都會回老家圍爐團聚,但每逢年節,年輕人最怕的就是長輩親戚一連串的各種「逼問」,其中不乏「有沒有男/女朋友?」、「何時結婚?」、「薪水、年終多少?」等問題。
面對長輩們的問候攻勢,該如何回話度過一段愉快的春節假期?以下整理出6大必備應對句型,和過年最討厭被問到的問題。
必備6大句型
以下根據臉書粉專「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整理出各種應對長輩的實用句型。
1.「跟之前差不多吧。」:百搭句型首選,不僅能從容應付各種類型,即便放在每個問號後面都毫無違和。
2.「我可能還要再努力一下吧」、「沒辦法,我條件不夠好」等等:示弱句型,一旦願意放下身段使用哀兵政策,通常都能在極短時間內結束對話,甚至換得心靈雞湯一碗,爭取同情分。
3.「是是是,我會參考」:面對「指導型」長輩的必備句型,而且一定要注視對方雙眼,每隔幾秒點一次頭,雖然無法立即結束對話,但至少不用花心思回應。
4.「說得很有道理」、「表哥表姐這麼厲害喔」等等:面對「愛比較型」長輩的必備句型,既然對方喜歡競價,那就讓他得標,不斷地「褒」他,最好「褒」到他雙腳離地,你就當做在放風箏,賭的就是對方會因為害羞而稍加收斂(當然也有例外)。此類句型一出,印象分數保證加到破錶,但前提是要沉住氣,不能吐。
6.若是一些比較敏感的問題,不想回答的話可試著用:「這是很好的問題…但我目前沒有答案。」、「這個問題很有趣…我可能要再好好想想」,讓對話留一段空白,也是不錯的選擇。
過年最討厭被問到的問題
喜歡管閒事的親戚
1.課業:
學測考的怎麼樣?有要繼續考研究所嗎,還是先就業?
大學學測剛考完,許多高三生好不容易有個年假可以喘息,但總有些親戚特別「關心」!若親戚小孩又剛好考得不錯,家族間的比較與競爭,可能因此毀掉考生過節的心情。
生存指南
「照實回答問題」,可以對長輩說哪幾科比較拿手,哪幾科考得比較難沒把握,也可以講講考試的內容。若不想深聊考試的話題,可以回答「跟平常考試差不多吧」、「考得好阿姨叔叔會給紅包嗎?」、「考研究所或就業都有規劃了」。
2.感情:
有男/女朋友了嗎?
生存指南
無「謝謝您的關心,感情的事寧缺勿濫」、「您擔心我會寂寞嗎?可是我一個人平常過得很充實很好」,可以說說平常都做些什麼,一個人也不無聊、也可以幽默地回「追求者太多很難選」,或是示弱句型,「沒辦法,我條件不夠好,所以沒有男/女朋友」。
有親戚可能進一步問「對方在做什麼?薪水多少?」
這時候可以回說大概是哪類的產業,「一定沒有您多,都不好意思說出口」、「還可以,薪水很夠用了」。
什麼時候結婚?
生存指南
「順其自然吧!有消息肯定會告訴您」、「時機成熟就結婚」。
有時也有熱心的親戚問你「阿姨幫你介紹好嗎?」
生存指南
若不排斥可以大方地答應,若想拒絕,「為什麼會想幫我介紹呢?能跟我說表哥/表姐結婚後的生活怎麼樣嗎?聽說我們這代人離婚率滿高的,你對此有什麼看法?」藉此把話題轉移到其他人身上。
3.事業:
月薪多少?年終幾個月?何時升主管?
生存指南
「跟之前差不多」、「一般般吧,還能包紅包給爸媽,平常也夠用」。
4.家庭:
有買房子了嗎?貸款貸多少?夫妻倆負擔得起嗎?何時生小孩?
生存指南
「不用擔心,都有在規劃中了」。
喜歡下指導棋的親戚
「有沒有考慮考公職啊?」、「我告訴你…這樣做才對嘛」、「怎麼看你最近都很悠閒,要給自己的生活訂一點目標啊」
生存指南
可以明確告訴長輩「您的建議也很對,但我有自己的想法和對人生的計畫」,或虛心地接受「謝謝您的建議,我會考慮看看」。
喜歡炫耀和比較的親戚
「我兒子喔!去年年薪200萬,才拿回來給我100萬而已」、「我們以前都是…你們這代太好命」
生存指南
「哇!阿姨您的兒子真的好孝順,您真是太幸福了!看來我也要好好加把勁了」。
「是啊,叔叔你們都是很辛苦走過來的我們都知道,我一定會好好努力,向叔叔您看齊」。
事實上不需要把過年時長輩的問候想成是一件很惱人、可怕的事,換個角度想,他們的問候是出於「關心」,不是他們想跟你聊隱私,而是他們沒有其他話題,畢竟一年可能才見這麼一次面,是真的不熟,而有些長輩人生歷練多,對人生建議也值得聽聽。
若是不喜歡長輩表達關心的方式,也可以藉由那些問題引導他們談論其他議題。例如回答「考上哪裡」時討論的不是你的分數,而是台灣教育改革的變化和少子化的衝擊;回答「有沒有女朋友」時該討論的不是你是否是魯蛇,而是新世紀的性別概念以及社會對單身的歧視。
給長輩的建議
若不想當個惹小輩厭煩、避之唯恐不及的長輩,可以好好思考哪些問題可以問哪些不能問。舉凡有關家庭生活隱私的部分,即使是親戚,也沒有必要大大小小事都知道,更何況有些空洞的問題就算知道了,又能如何呢?
如果真的關心晚輩,就應該主動跨過代溝,認真去了解他們的生活,而不是沒事找事聊,自討沒趣。例如可以問問還在就學的孩子們,學習狀況如何啊,現在學校都在教什麼?學校有沒有哪些有趣的事?交了哪些朋友、老師的上課風格、最近網路都流行什麼……
若是成年待業或就業的晚輩,可以關心他們想要往哪些方向發展,給一些過來人的建議和鼓勵,對已成家的晚輩也可以給予經驗分享。
其實,有時候不是晚輩難聊、不理人,而是問題讓人太難回答。如果過年不想年年尷尬,想有個溫馨的新年,不妨改變問題的方式,相信晚輩都會很願意聆聽和討論。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