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方法操作簡單,便於管理家庭陽台栽培百香果盆景
百香果又名雞蛋果、西番蓮,是西番蓮科西番蓮屬的草質藤本植物,長約6 米;莖具細條紋,無毛;花瓣5 枚,與萼片等長;基部淡綠色,中部紫色,頂部白色,漿果卵球形,直徑3 ~ 4 厘米,無毛,熟時紫色;種子多數,卵形。花期6 月,果期11 月。逸生於海拔180 ~1900 米的山谷叢林中。原產安的列斯群島,廣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主要有紫果和黃果兩大類。植株壽命約20 年,經濟壽命一般8 至10 年。百香果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這些營養元素都是人體所需的。比如胺基酸、多種維生素、類胡蘿蔔素、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 )、硒以及各種微量元素。除此之外它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鈣、磷、鐵、鉀,更被稱為水果中的維生素C 之王,口感獨特,百香果可生食或作蔬菜、飼料,入藥具有健脾開胃、引氣止痛、清熱降火、止咳化痰、活血強身、降脂降壓、解蛇毒、增強免疫力等功效,也可用於風熱頭昏、鼻塞流涕等的治療。還可用來添加在其他飲料中以提高飲料的品質。百香果花大而美麗,沒有香味,可作庭園觀賞植物。西番蓮種子可以提取食用。其種子含油量為27 .7%。經過製取可得到澄清透明、無異味、無酸敗焦臭,質量優良的食用油。2000 年以西雙版納產黃果西番蓮籽為原料,提取出西番蓮籽油,測定其脂肪酸組份及特性常數。結果表明,西番蓮籽油含有亞油酸。由於亞油酸具有預防動脈硬化、高膽固醇血症等顯著功能,故西番蓮籽油作為一種特種植物油脂有較好的開發利用前景。為了滿足廣大群眾的種植需求,增加百香果種植的廣泛性和觀賞性。
1,對栽培百香果的容器進行選擇;:可用的容器有瓦盆、陶瓷盆、紫砂盆、木盆、泥盆、塑料花盆等,可根據條件選定,盆下部要打幾個孔,增強花盆的滲水性和透氣性。盆栽百香果第一年可用盆口直徑20-25cm左右的容器。
2,配置百香果盆栽的土壤;要求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和鈣質的壤土。也可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就地取材,選用來源廣泛、成本低、不帶病蟲、無污染的培養材料。
土壤成份重量為:泥炭土5 ~ 9份、草木灰6 ~ 12 份、白雲石粉3~ 9 份、蛭石2~6 份、腐熟的農家肥1 ~ 3份、塘泥土1 ~4份、腐葉土1 ~ 3份及河沙0 .5~1 .5份。
土壤成份重量為:泥炭土7份、草木灰9 份、白雲石粉6 份、蛭石4 份、腐熟的農家
肥2份、塘泥土3份、腐葉土2份及河沙1份。
3,選擇優良品種並進行育種;:在果實成熟期,從優良母株上選擇完全成熟、果大、汁多、皮薄、無病蟲的果實,取出種子洗凈晾乾,作育苗材料,育苗時間一般在9 月到翌年5 月。
種子用水浸泡2 ~ 3 天,用手搓洗脫凈種子外層膠質;每公斤種子用10 ~ 15克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拌種,拌種20 ~ 30 分鐘後即可播種,把種子均勻撒在催芽苗床上,覆蓋一層1 ~ 2 厘米的細河沙;再蓋一層5 厘米的草;充分澆透水;搭建蔭棚或裝置遮光網,保持40%~ 50%的蔭蔽度;7 ~ 10 天后種子蔭動,並有部分出土,此時除去蓋草。
4,將育種成幼株的百香果植株移栽到盆栽容器中;移栽起苗前應先澆透水以易起苗,注意保持根系;移栽深度為幼苗在催芽著生深度;幼苗隨取隨栽;移栽後澆足定根水。
5,對盆栽的百香果進行定期施肥處理;:尚未結果的盆苗一般從苗高約20cm( 即6-7 片葉) 開始,每7-10 天施餅肥水1 次,施到9 月底為止。已結果的盆栽百香果,為保證果實發育的要求,最好每5 天施1 次。果實採收後再按盆苗施用。開花掛果期施0 .5-1kg 的活性磷鉀肥兌水200 倍淋施。
6,定期對盆栽百香果進行澆灌和防病害處理。澆水時,水溫最好接近盆土溫度,以上午10 點前、下午4 點後澆水為宜;水質要好,澆水次數要視季節而定,一般早春氣溫低,可每隔2-3 天澆水一次,隨著氣溫增高,蒸發量加大,可1-2 天澆水一次,秋季氣溫逐漸降低後,澆水次數又逐漸變少,以盆土濕潤為宜。在每次果實採收完畢後,噴灑0 .5%波爾多液病害噴劑和農地樂1000 倍液病蟲噴劑。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87835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