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著教授不當,他偕著妻女逃進深山搭建世外桃源,從此過著令人嚮往的三餐、四季生活!
前半生為學生而活,後半生他想為這個家。
遠離喧囂、車水馬龍的高壓生活,和愛的人回歸田園、三餐四季、細水長流……詩與遠方都有了。
何炅曾說:「當我老了,就住一個人不多的村莊。房前栽花屋後種菜,一茶、一飯、一粥、一菜,與一人相守。」
儼然,他們一家子的生活就是這樣。
他,呂科建80後,河北地質大學的副教授,人稱為「呂老」(呂老師的親暱稱呼),在學校也是小有名氣,但卻在事業關鍵期,毅然辭去多年高校工作,帶著老婆女兒回到老家浙江麗水,在鄉下過起了隱居生活。
1999年秋,「呂老」考入河北地質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從浙江麗水來到河北石家莊,畢業後選擇留校任教,這一待,就是17年。
可以說,工作生活模式非常的穩固有態。
然而,卻不得不面臨與妻女分居的狀態,由於妻子在家鄉麗水有穩定的國企工作,就和女兒生活在此。
為了工作,他一年與家人相處的時間甚少,而呂老也常因此思念在深夜裡流淚,同時妻子和女兒也十分想念,於是在女兒4歲時,妻子決定放棄工作和老公團聚。
呂科建和女兒正在做陶瓷
但是來到大城市,一家人雖說團圓了,卻也沒能真正提升他們的幸福指數。
不新鮮的空氣,嘈雜、忙碌的節奏,特別是每到冬天,女兒便反覆咳嗽發燒,這讓呂科建非常難受、心疼,「真的不想待在大城市了」。
可是,30有餘,加之這座城有事業、人脈、各種資源,放棄實屬有些不甘。
但為了不讓孩子受罪,呂老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辭去工作帶著妻子、孩子,返回青山綠水間。
「呂老放著好好的大學副教授不當,竟然離職去大山里改造破房子玩隱居了!」
「真的假的?」
這讓他的親友、同事都大吃了一驚,實在不敢相信。
呂老也說:「離開大學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放棄早就習以為常的生活和工作,起初真的難以適應。」
但人生不就是這樣,有捨就有得。
呂老賣掉了在河北的房子,再加上工作多年存下的積蓄以及借來的資金,他們找到一座有300年歷史的荒廢老宅,一口氣簽下20年的租約,重新出發。
之後一年半的時間,與家人一起,選址、租房、裝修,一磚一瓦打造出這所的山居民宿。
在這寧靜的山野間,自由舒適的與家人待在一起,享受生活的美妙。
呂老說道:「一到小佐村,就被這裡的原生態自然風光和保存完好的村居所吸引。
但最終讓我決定留下的,是小佐村的文化底蘊。」
八百年來容顏未改,沒有沾染塵世的浮華,遺世而獨立,這些沉睡的老宅,依然沉澱著厚重的歷史和文化。
即使,他和妻子從沒做過設計,但大學教授可是最不缺「學習」的能力,從查閱各種資料到學習設計知識,一步一步描繪出未來的藍圖。
呂老堅定地說道:「我不是一個生意人,沒有生意的眼光和頭腦,我只想用我的方式創造生活;我是一個金牛座的理工男,頑固、意志堅定,管他那山高路遠,說幹就幹。」
「雖然我沒有設計經驗,但我腦海裡浮現出的『家』的模樣,就是設計的靈感之源。」
在整個修建過程中,夫妻倆、父母、岳父母齊刷刷上陣,從搬運、砌牆到設計污水處理池,一磚一瓦都凝結著呂老一家的心血。
總之,這裡匯聚著他們的精神與心靈寄託。
在既保留原始風味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巧妙構思。
倒塌的圍牆,沒有修復,而是在圍牆上種植苔蘚綠植,保留正大門的方形石拱門,側門的圓型石拱門,修復石台階。
一下子,古樸與詩意都有了。
站在門前,你似能體會「依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的瀟灑閒情。
你能想像到的,關於隱士生活的美好,在這似乎都能體現,自給自足,自由自在,怡然自得……
這裡就是,「如隱·小佐居」,閒適的名字與恬靜的風格,讓人不禁想一睹為快。
在城市裡,偶或能見的星星,這裡的夜晚卻能數著星星聽蛙鳴,彷彿又回到了小時候的外婆家。
那些我們回不去的舊時光,又一次勾起曾經的記憶。
大隱隱山中的屋舍,燈火通明的景象,就像「神隱少女」裡的小美好,有一點點動心,又有一點點留戀。
石縫中長滿苔蘚的小路,下地耕作歸來的阿婆。
連陽光下的溪水,都像是跳動著的精靈,這裡就是小佐村的煙火氣。
房屋前對著山谷,梯田層層疊疊,遠山雲霧繚繞,山谷時時雲起雲湧。
清晨或雨天,層層雲霧,薄如蟬翼,繚繞交匯於梯田之間,此起彼伏,恰似人間仙境。
無需過多言辭與文字,景象就足以有說服力。
雨過天晴後,換上一身棉麻粗衣,穿上老布鞋,背著背簍或提著竹籃,和管家三順一起去捕魚,抓蝦,挖野菜……
再讓妻子燒一頓美味的菜餚,就這樣坐於山中,享受食物帶來的溫暖與感動。
特別是在秋收的午後,女兒蹦蹦跳跳歡悅的為老爸帶去午飯,日常生活裡家人帶來的小滿足和幸福感。
然後,坐在田間大樹下,吹著小風,聽著溪水,吃著香甜的農家菜餚,小丫頭又長高了一點……時間,就這樣悄無聲息的輪迴。
閒看小階落花,坐看風起雲湧,聽著雨聲,伴著山色空濛,坐在超大露台前,小佐村的美景盡收眼底。
而這竹籃搖椅更是小孩們的天堂,可以看到他們在此玩樂,最純真的笑容。
或一杯茶,捧一本書,冥想一會兒,靜靜賞著眼前的自然風光,只覺歲月靜好,時光不老。
呂老認為「民宿的本源應該是家。」
無論詩與遠方還是煙火氣都不能少,於是,他從陶淵明的《結廬在人境》中,取「東籬」、「悠然」、「南山」、「日夕」等詞,為每間房取了個詩意的名字。
而且,每個房間都有獨自的陽台,夜晚看書忘了時間,向外望去,漫天星辰一群山輝映,天地廣大呈現在眼前。
室內裝飾樸實無華,卻無處不體現著主人的巧思與精心。
清晨,在陽台做一場瑜伽,如果幸運還能看到雨霧間陽光間隙下的彩虹,慶幸自己能呼吸如此清新的空氣,飽覽美景。
不僅如此,呂老的民宿裡,還有一個適合靜下心來與自己對話的地方——「再坐一會兒吧」。
他希望都市裡整日忙碌奔波的人,伴著窗外小佐的清風和日月,什麼都不想,安靜地多坐上一會兒。
除此之外,每當旅客歸去時,都會在呂老的「壹頁圖書館」裡,留下對這個地方最深刻的記憶。
因為,他相信筆下文字所傳遞的力量和溫情。
呂老想告訴所有來到這裡的有緣人,「也許這裡還算不上最好的民宿,但一定是最有愛的家」。
「在民宿裡,我可以遇到不同的人、聽到許多不同的故事,彷彿又回到了校園裡無拘無束的狀態,我很享受這種生活。」——呂老
方便天文愛好者近距離接觸天空,呂老還專門配置了天文望遠鏡,可以欣喜看到城市裡見不到的漫天星空。
原來生活,真的可以只是簡簡單單、幸福溫暖,無關他人、無問西東,珍惜每個當下都來不及。
唯有和愛的人一起,即使一日三餐都覺美好,平凡瑣碎的日子都不單調。
因為,你會被一切小確幸環繞,知足、感恩。
在所有湖光山色裡,最喜歡的還是你。
一輩子很長,長到可以遇見很多人;一生很短,短到我只能愛一個人。
「人生在世,無非就是過日子。一日三餐,春播冬藏。看著丫頭長大,陪著父母變老,周而復始。
這也許是對『日子』最好的解釋。」——呂老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尋一清淨地,靜享天倫之樂。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87374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