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麼都捨不得扔,還談什麼生活質量

Denny| 2017-12-17| 檢舉

23

扔掉不必要的包袱和累贅,才能把更多更有價值的事物請進生活中來。

今天是周末,按照慣例每個周末我都是要進行一次大掃除。即使我每次回老家,也是都收拾。娘,總是阻止。說,這些都有用。我看著布滿灰塵的物品,還是扔了。

娘拗不過我,總是無奈地嘆氣。並不是我生活好了,就忘本了。而是這些物品,只是因為娘以前窮,所以不舍的扔。

什麼都不扔,就是持家有道,會過日子嗎?不是的。

扔的過程,其實是進行選擇,學會捨棄的過程。扔掉不必要的包袱和累贅,才能把更多有價值的事物請進生活中來。這是一種生活智慧。

什麼都不捨得扔,只會積累一堆看似有用的垃圾

兩年前我去武漢考察美食,住在堂哥家。第二天我們收拾下去戶部巷時,堂哥打開他的衣櫃換衣服時,我驚呆了。裡面被塞的滿滿當當的。但其實,堂哥真正合身的,入時的,常穿的,又有多少件呢?就像三姨媽抱怨表妹把衣櫃弄得滿滿的一樣。

我媽也一樣,五年前的裙子,好幾年的T恤,都舊的不成樣子了,還捨不得扔;過了期的舊雜誌,我拿回家給爹看的往期報紙,永遠放在床下堆積灰塵的鞋,媽媽也捨不得扔;不會再騎的舊自行車,換下來的舊手機,還有給爹買的收音機早被淘汰了吧,他還是捨不得扔。

它們也許都沒有壞,所以在想要扔掉它們的時候,總是覺得它們是有用的。或許,當它們真的壞了時,才覺得扔掉是理所當然的。

其實,有時候直到我們的衣櫃再也塞不進更多的衣服,雜物間裡堆積如山,才意識到,它們不過是看似有用的垃圾而已。

物盡所用,並非我們為物所累,因為真正的得到使用的東西才有價值。

我在網上看到過一條有趣的建議:「三個月內沒有用的東西,你就該扔了」,或許說的有些欠妥,但還是很有道理的。

我們的衣食住行,我們使用的所有的東西,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豐富我們自己,為我們生活提供便利。這才叫「物盡其用」。

倘若一件物品,你用不著,不喜歡,那麼不管它價錢多少,對你來說都是累贅,廢物。

我們要成為生活的主人,就要學會篩選,學會安排,學會捨棄。

其實清理房間的過程,也是我們內心清理的過程。你的生活環境,很大程度上就是我們內心的折射。

我不相信一個內心煩亂,負面情緒的人,他的房間,他生活的環境會有多好;我大學時候,曾經去過女生宿舍,然後瞬間出來了。在校園裡,看到青春洋溢的大學生,宿舍卻是如此的髒亂。

心態積極的人,家裡也會收拾的乾乾淨淨。因為,如此整潔明亮的環境也會帶給他好的心情和活躍的思維。

所以,清理不僅僅是一種外在的勞動,也會對你的內心產生很大影響。

就如同樓下花園裡的雜草,不僅讓小區環境看上去雜亂,還會搶走花卉需要的養分。學會清理,就是給家除除草,扔掉垃圾和累贅;同時也給自己的內心除除草,扔掉讓人生厭的負能量。

該扔的時候果斷地扔,這也是一種魄力。別讓生活負重前行!

作者:大閆

圖來自:stocksnap.io

評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75618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