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這3個小故事,
內容雖短, 但背後卻有大力量。
因為它能完全地, 徹底地
觸發你的商業思維,
帶給你不一樣的思考角度。
而更重要的是,
以下這些小故事都
折射出消費者的人性,
你能讀懂人性,你就領悟了行銷囉
故事一
有一朋友,做人特別吝嗇,從來不會把東西送給別人。
他最不喜歡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把東西給"
有一天,他不小心掉到河裡去了。
他的朋友在岸邊立即喊到:"把手給我,把手給我,我拉你上來"
這個人始終不肯把手給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急了,
又接連喊到:"把手給我。他情願掙扎,也不肯把手給出去。"
他的朋友知道這個人的習慣,靈機一動喊到:
把我的手拿去,把我的手拿去。
這個人立馬伸出手,握住了他的朋友的手。"
啟發思考:「給我」還是「拿去」?
我們在經營事業的過程中,是不是一直在向客戶表達著「把你的錢給我」,
客戶就像上面那個吝嗇的人,情願在痛苦與不滿足中掙扎,也不願意把錢給我們。
如果我們對客戶說的是:把我的產品拿去,是否會更好一些呢?
客戶會更情願地去體驗你的產品,購買你的產品。
「給我」還是「拿去」? 這是一個問題,
也是一個精明的商家是否能從客戶的角度去設計成交,設計商業模式的問題。
換一個角度,事業就豁然開然。
故事二
我們旅行到鄉間,看到一位老農把餵牛的草料鏟到一間小茅屋的屋簷上,
不免感到稀奇,於是就問道:
「老爺爺,你為什麼不把餵牛的草放在地上,讓牠吃 ? 」
老農說:「這種草草質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牠就不屑一顧 ;
但是我放到讓牠勉強夠得到的屋簷上,牠會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個精光。 」
啟發思考:
看完這個故事,你大腦裡想起的一個產品會是什麼 ?
小米手機!沒錯,雷軍就是那個老農夫,把小米手機放在屋簷上,
讓你勉強可以夠得著,讓你欲罷不能地想去夠著。
容易得到的,也會隨手扔掉。太難得到的,有些人爭取一會兒就放棄了。
只有勉強得到的,意外得到的,人們就會感到驚喜,倍感珍惜。
另一個故事
一個朋友,經營服裝店,開業的時候發出了很多折價券,
到處免費發放,結果發現轉化率出奇的低,來的人寥寥無幾。
她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請了一個團隊專門發傳單,結果卻不佳。
我告訴她:" 輕易得到的,人們就不會珍惜。"
於是,我們一起想了一個辦法,把這些折價券不再送了,而是賣出去。
天啊,我們要賣折價券 ? 太搞笑了! 但是事實證明我們對了!
怎麼賣呢?
我們找到同區的便利超市,找到美容院,找到美髮店,
找到各種各樣能接觸到年輕女性的店。
告訴他們的店員,我們的折價券讓她們來賣,賣來所得的錢,全部歸她們所有。
通過賣折價券的形式,我們發現,人們來店裡的機率大大增加。
也許人們只是花 5 元錢買了一張 100 元的折價券,
但這 5 元錢會促使他來店裡消費。
想讓客戶記得你 ? 你可以想法子讓客戶為你付出一些,輕鬆付出一些。
客戶會惦記著自己的付出,從而惦記著你!
「便捷」還是「誘惑」,藝術地使用吧!如有侵權, 收到通知會盡快移除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