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命「內輪差」只因忽略了這件事!一張已經拯救無數人生命的圖片,看完務必轉發!

小人物| 2017-07-06| 檢舉

無論您是司機還是行人,請以後多多注意!

 

3月6日,一輛大貨車在右轉彎時,將正準備上幼兒園的小傑捲入車後輪。

  慘劇發生時,小傑的媽媽正推著自行車過馬路,小傑坐在後座上。肇事貨車從他們側後方駛來,似乎想右轉,轉向時車頭擦碰到自行車後座,導緻小傑從後座跌落,但此時小傑並無大礙。擦碰過後,肇事貨車繼續前進,把小傑捲進貨車掛廂的輪子下,小傑最終喪命。肇事司機直呼:「都是內輪差惹的禍!」

  事後,有一位網友做了一張動態圖片,圖片的配文稱,這張圖片已經拯救了100萬人生命,只要轉發一次就有可能挽救一條生命。還呼籲「無論您是司機還是行人,請以後多多注意!」

  圖片顯示的是一輛大貨車在路口轉彎的全過程:由於大貨車在轉彎時,前後輪並不在同一個軌跡上,內前輪轉彎半徑與內後輪轉彎半徑會產生差別,這個差別就是所謂的「內輪差」。兩個半徑軌跡形成一個扇形區域,人只要在這個區域,即使離車輪還有一段距離,後輪還是有可能把人捲進去。

  圖片後還附了一些大貨車右轉肇事的視頻,這些視頻都有一個共性:在大貨車準備右轉的路口,大貨車的前輪已經在受害人前方,而且大貨車與受害人之間還有一定距離,但大貨車的後輪還是漸漸靠近受害人,把受害人捲了進去。

 

 

【汽車視野盲點+內輪差】是殺手組合,一定注意保持距離!

 

交警大隊章警官就曾處理過類似的事故,他看了圖片後也感嘆:「 大多數市民對'內輪差'基本不了解,看看這張圖真的很有用。 」

大貨車右轉撞了人,司機還渾然不知,章警官的感慨來自去年底的一起事故。

去年12月14日5點40分,329國道永定路口,一名男子躺在血泊中,已停止呼吸,身邊還有一輛嚴重損壞的自行車。通過監控,警方很快找到了肇事車輛。

當天下午4點,正在送貨的張師傅被交警找到,交警還在他駕駛的集裝箱車右側油箱上找到了刮擦痕跡。

當交警告訴張師傅他的車撞死了一名騎車人時,他一臉驚訝,懷疑交警找錯了對象,反問:「你們怎麼會懷疑是我開車撞人呢?」

直到交警讓張師傅觀看了監控錄像,他才知道自己闖了大禍。

其實,類似的慘禍,去年在發生過好幾起。

去年10月11日下午3點左右,交警接到報警,對方說自己剛才開車緩慢右轉時,撞了個騎電瓶車的人。傷者被送往醫院,但最終沒搶救回來。

大貨車司機姓黃,他剛剛買了車,正準備去上牌,由北往南行駛到某路口時,右轉彎,根本沒想到右邊還有輛電動車……

車身越長、轉彎幅度越大,越危險!

這樣的事故有一個共性:肇事車車身長、內輪差大,容易讓駕駛員判斷失誤。

「大貨車和工程車,由於車身高大,右轉時容易產生視覺盲區。因為駕駛員坐在左邊的駕駛座上,僅憑後視鏡觀察右後方,可視範圍有限。」交警大隊陳警官說,電動車、自行車和行人體積小,司機可能根本沒有看見他們,一旦步入內輪的視覺盲區範圍,就面臨危險。

 

這個盲點的出現,其實還跟前後車輪間存在內輪差有關。

車輛轉彎時,前內輪轉彎半徑,與後內輪轉彎半徑之差,就叫內輪差。

如果從高處垂直觀察車輛轉彎時的狀態,就會發現,轉彎車輛是以內側後輪為支點進行移動的,前後車輪劃過的區域其實是不同的。車身越長,轉彎幅度越大,形成的輪差就會越大。

 

陳警官說,內輪差被太多人忽略了,在馬路上時常會見到電動車駕駛人或行人遇到轉彎大貨車時,緊貼轉彎車輛停車,以為車頭能通過就安全了。其實,轉彎的車子,前面部分過去了,後面部分照樣可能帶倒你。

怎樣防範內輪差?章警官說,小型車最多產生接近0.6米的內輪差,而大貨車則可達到1.5米到2米多。

「作為駕駛員一定要非常小心,行人和非機動車自己也得有防範意識,不要老是把自己的生命寄託在'汽車肯定不會來撞我'的想法中。」章警官說,「當大貨車轉彎時,最好還是離得遠點兒。」

 

交警提醒:遇到大貨車右轉,離它2公尺以上

  市公安交管局二大隊毛警官介紹,他一直在沙市區解放路靠近沿江大道的大彎處執勤,這裡的貨車流量很大,所以對「內輪差」有一些認識。

  毛警官介紹,由於司機都坐在駕駛室的左邊,所以大貨車等車身較大的車在右轉時容易產生視覺盲區,僅憑後視鏡難以觀察右後方的區域。而電動車、自行車和行人體積較小,司機可能根本看不見他們,從而導致了事故的發生。

  而內輪差的大小,與前後車輪間的距離有關,距離越大,前後輪產生的半徑差越大,內輪差也就越大。小型車最多產生接近0.6米的內輪差,而大貨車則可達到1.5米甚至2米。如果從高處垂直觀察車輛轉彎時的狀態,就會發現,轉彎車輛是以內側後輪為支點進行移動的,前後車輪劃過的區域其實是不同的。車身越長,轉彎幅度越大,形成的輪差就會越大。

  毛警官還說:內輪差被太多人忽略了,在馬路上時常會見到電動車駕駛人或行人遇到轉彎大貨車時,緊貼轉彎車輛停車,以為車頭能通過就安全了。其實,轉彎的車子,前面部分過去了,後面部分照樣可能掛到行人。

  所以,行人在遇到大貨車轉彎時,最好避讓,與貨車保持2米以上的距離,以免發生事故。司機在開車的時候要保持清醒,尤其在拐彎的時候,要注意看車周圍是否有人,最好減速行駛。

 

當司機駕駛大型車輛時,由於內輪差較大,視線盲區也會較大,此時應當做到以下三點:

一、在轉彎前應當提前調整好車速;

二、提早觀察非機動車道和路口的狀況,看是否有其他交通參與者接近路口;

三、轉彎時應當保持合理轉彎半徑,遠離路口風險源,緩慢通過。

那麼,又如何來避免遭遇內輪差呢?

1)不要以為汽車不會來撞你

這可能是很多人都會有的心理,「他不敢撞我」、「他肯定能看得見我」、「他肯定得讓我」等等,但是您有沒有想過,如果他真的沒有看見你,後果會是怎樣的呢?這個風險是不是太高了?

 

2)不要與正在右轉的車輛搶行

所謂寧慢三分不搶一秒,我們真的有那麼著急的事情要去做嗎?很多時候都是習慣使然,習慣性的貼著汽車過馬路,習慣性的從車輛之間的空隙中搶步通過。

司機沒有禮讓行人固然是他的素質差,但是我們可不要拿自己的性命去「維權」。

 

3)遠離大車!遠離大車!遠離大車!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無論是對行人還是對機動車而言,都應該儘量遠離大車,比如不要長時間與大車並行,更不要與大車搶行。

大車的視野差盲區大,他很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旁邊有人,另外大車的重量大制動差,因此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大車很可能無法立刻剎停,總之與大車相比,大家都是弱勢群體。

希望大家無論是開車、騎車還是走路,

都應該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識,

很多事故都是一瞬間發生,

我們根本無法躲避,

 

因此預防才是最重要的!

看完請務必轉發!提醒你身邊的親人朋友,避免悲劇再度發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55767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