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五年 可能是最後一波財富爆發的機會

中國在下一個五年GDP即將超過美國。這對國家來說是一個里程碑。但是對於想要創業的來說。可能也是最後的機會了。

在過去的四十年。中國爆發了三輪財富機會。分別是:

第一波

以食品、五金、電器為代表的消費品製造業,創立於八十年代,那個時代的特點是:文革結束,物質匱乏,什麼都缺,只要你能夠生產的出來,馬上就被人用卡車拉走。唯一的障礙是制度,你得有足夠的膽量,敢於衝破條條框框。

第二波

以電腦、服裝製鞋為代表的出口加工製造業,崛起於九十年代,國門進一步被打開,人民幣大幅貶值,中國商品的價格優勢笑傲全球,只要你有海外關係,生產多少賣多少,根本無需擔心銷量。

第三波

以房地產為龍頭的重工製造業,崛起於2000年代,背景是沿海加工業的興起,推動了收入的增長,城市化浪潮帶動下游重工業的龐大需求。這個時代,挖煤的、煉鐵的、造汽車輪船的,無不賺的盆滿缽滿。

現在進入第四波周期。也就是通過科學進步。推動能源革命,技術革命,產業革命。這一波的成功者。必然都是身懷絕技。有真正的知本資源轉化商用的精英才俊。然而可惜的時候。而然根據歷史來看。這也許也是最後一波財富爆發的機會了。

歷史上的每次大國更迭都是伴隨著革命性的科技進步。英國的媒,德國的油,美國的核裂變。為什麼?因為每次能源的革命都會大量的解放生產力。同時產生大量新的工業品類。新的工業產品。新的工業分工。原本被固定在農田的弄明被大量的釋放到工廠。辦公室。以及今後更加高級的家裡。新的產品層出不窮。新的基於能源領域的拓展應用應接不暇。這是能源革命帶來的福利。

而下一波最有可能的就是可控核聚變。中國是否能夠搞成將直接決定中國能夠搶占世界第一國的地位。

而第四波機會將至少有50%的產業是圍繞著能源革命進行的。中國現在是世界上工業體系最健全的國家。但是這並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要知道。聯合國確定的工業分類是根據已開發國家工業化水平制定的。中國現在只不過是用更低的人力。更多的能源。更低的價格實現的反超。五年之內。中國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GDP最大的國家。這中間會爆發大量的創業機會。會有無數的人迎來自己的財富爆發點。然而。如果沒有爆發新的能源革命。中國就很有可能變成下一個日本。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一個世界GDP的大國。不可能再做一個規則不透明的世界。不可能做一個智慧財產權無法保護的國度。很多以前做起來順理成章的事情。今後都做不了了。而財富爆發這種事情。以後也只能寫進歷史書了。看看美國和日本就知道了。

網際網路是否還有機會。如果摩爾定律還有效就有機會。這和能源革命一樣。只有足夠廉價的晶片才能撐得起下一代智能產品。如果摩爾定律失效。而找不到新的突破口。那麼不好意思。我們只能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也許未來十年。手機就是我們最後設備。而所有圍繞手機開展的創新。將很難突破BAT的格局。

一切回到原點。那就是當中國經濟超越美國後。如果能源革命沒有爆發。那麼社會將會陷入停滯所有人都會成為平均化的一員。每個人都會被固定在自己的階層和角色上。想要在這種社會找到爆發的機會。將難上加難。

那麼下一個五年。也許就是最後一波財富爆發的機會了。那麼可控核聚變是否能及時到來呢。不知道。中國現在最多的時候也能做到100秒。離最後的商用。還有很長的距離要走。中國最大的優勢在於科學家年輕。而這批年輕的科學帶頭人也許是真的最後可以帶來驚喜的那批人。祝蒼天保佑我的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55537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